浅谈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工程施工项目风险控制能力是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工程项目施工是我们经营的主业,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是经营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石。近年来,企业为提升工程项目风险防控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把提升风险控制能力作为内控管理的重要工作。
一、注重投标前期业主风险评价,有选择地投标
工程投标前期最大的风险是决策风险,重点是调查项目环境、业主资信,并重视第三方评价;核实项目的合法性、土地权证的完整性及有效性,对业主的履约历史、履约习惯、偿债能力、资金支付能力等进行分析判断,防止业主的风险传导给我们。
第一,重视投标前的调查评估,包括土地权属、项目建设手续、项目所处行业及地域等,防止管理障碍和成本增加。
第二,对于初次合作的建设单位,详细审查履约主体的资信和履约能力,不受关联公司及其他假象迷惑。
第三,垫资项目要考虑业主的偿付能力,也要考虑自身的垫资能力。
第四,不接层层分包项目的最后一棒,不做层层分包的实际施工人。
二、严格合同条款,避免盲目签约
合同是最大的效益,是经营工作的主线,是经营的源头,合同风险是经营管理中最为普遍的风险,也是控制经营风险的关键,合同签约风险防范是防范合同风险的首要任务。
第一,签约阶段对重要条款约定明确,避免含糊不清,引发歧义;对材料等主要价款组成价格可能的上涨做预测,对调整方式需做详细约定,锁定风险,在合同中约定材料价格波动的合理范围,超过部分应予调整;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上涨要及时与业主协商变更。
第二,约定明确的付款条件,防止付款条件约定含糊,否则,因付款不到位而停工、退场都会有风险。
第三,设定违约责任上限,控制风险的损失限度。
第四,对质量、工期有特殊要求的合同签约时尤其谨慎。
三、避免合同履约过程中盲目签认,授人以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与业主及其他各方大量的往来事项,强调管理到位、能力提高和责任承担,避免主要管理者的过错或无意识行为引发风险或损失,避免随意签字、盖章、随意承诺、无依据决策等引起的风险和损失。
第一,不盲目立责任状,避免因责任状改变付款方式和承担工期违约责任,责任状往往会被推定为立状者有违约过错。
第二,项目经理是法定代表人的授权代表,所作承诺对公司有约束力,可以产生变更主合同条件的效力。
第三,不轻易承诺,除与业主合同条件。
四、加强签证索赔管理,避免权利丧失
对变更、签证等主张权益事项,及时签证,避免权益丧失。不宜轻信业主口头承诺,等到项目结束后才一次性向对方主张;避免签证不规范、索赔无依据。
第一,按合同约定及时签证,避免一揽子签证、索赔。
第二,规范签证,严谨有效签证,意思表示准确,便于准确计量。
浅谈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点击下载
上一篇:电力企业如何推进绩效管理工作的思考下一篇:如何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新思路
本文2010-08-18 10:14:1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83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