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员工个体特征的薪酬设计
摘要:随着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发展,考虑员工个体差异性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薪酬管理中,考虑员工的个体特征非常有意义。基于以上观点,文章首先分析员工的个体特征;其次分析薪酬方案的设计框架;最后结合员工的个体特征提出与其适应的薪酬方案。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员工个体特征;薪酬方案
薪酬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让员工对企业怀感激之情,工作尽心尽责;也可让员工对企业充满抱怨之心,工作散漫、缺乏奉献意识。为了使薪酬制度能更好地激励员工,专家们纷纷提出了对策。张丽华(2003)提出薪点工资方案,她认为这种薪酬方案能拓展员工的加薪渠道,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陈丽君(2003)提出以岗位为基础设立等级年薪制。目前这些薪酬方案在很多企业得到了应用,但员工不满意的现象依然普遍。员工之间对薪酬的需求并不相同,要让员工对薪酬产生由衷的满意,薪酬一定要能解决员工的一些关键问题,而单一的薪酬制度无法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基于这个思路,本文试图探讨如何根据员工的个体特征来设计个性化的薪酬方案。
一、与薪酬相关的员工个体特征
一般而言,与薪酬相关的员工个体特征包括:身体状况,主要指其身体是否健康,具体表现为是否存在重大疾病,精力是否充沛以及耐受力的强弱。经济状况,主要指员工所拥有的净资产的数量,以及其目前所需支出占其收入和净资产的比重。已经有住房,并具有一定的流动资产,当前所需支出占其流动资产比重较低的员工,其经济状况比较好,相反还需通过积累货币来满足购买住房、治疗疾病、子女上学或赡养父母等需求的员工其经济状况为不好。能力状况,指工作经验、工作技能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技能强、学习能力强的员工,其工作能力强,反之则弱。性格特征,指员工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特征:价值观是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风险倾向性高还是低;等级意识重还是弱;意志力强还是弱等。
二、薪酬方案的设计框架
合理薪酬方案的设计要确定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薪酬的组成要素。约翰·特鲁惠曼(2002)提出整体薪酬方案,他把薪酬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经济薪酬和非经济薪酬。其中经济薪酬包括基本工资、附加工资、工作用品补贴和额外津贴。非经济薪酬包括晋升机会、心理收入、生活质量和私人因素等。基本工资是和当前业绩无关的部分,附加工资是不定期的一次性发放的收入。
基于员工个体特征的薪酬设计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4:06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81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