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不断显现。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gdp;消费;经济结构
一、引言
60年来,中国的经济在经历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52-2007年,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高达8.1%,在这么长的历史时期,达到这样高的增长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实属罕见。2008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30.07万亿元,升至世界第三。”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经济指标较之建国以前,均有很大的提高。但中国的经济也面临不少问题,尤其是在2007年4月以来,由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由单纯的金融危机向全面的经济危机演变。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陷入经济衰退之中,中国也深受其影响,中国各方面的经济矛盾更加突出,并有可能引发和加剧其他的社会矛盾。面对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中国只有从国情和国力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使中国的经济逐渐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二、当前中国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分析
当前中国的经济问题,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这一外部原因造成的,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积累的矛盾所造成的,最为突出的是投资、消费结构和国际收支结构的失调。
长期以来,政府受传统赶超战略的影响,加上各种“政治锦标赛”的原因,政府片面追求以“物”为中心,实行“经济增长优先”的战略。为了实现这个既定的目标,不少地区领导干部选择以国家投入为主渠道的区域开发模式。他们不顾有无发展条件,着眼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重上“大项目”、重资源开发,忽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去年政府出台“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政策后,这种现象更为突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最终只有少数人受益,结果不仅没有使广大人民难以从中受益,而且还会加剧社会弱势群体边缘化的程度,拉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这种以投资拉动gdp增长的方式,最终导致消费的扭曲。
在中国,投资在gdp中占比重一直都很高,而消费所占得比重比较低。“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的投资率从38.2%上升到42.1%,消费则从62.1%下降到48.8%”。而欧美各国gdp当中消费占了70%、80%。
投资率的不断提高导致产能的不断上升,在较低的消费率条件下,产能的增加显然不能通过内需来消化,通行的做法是靠进一步提高投资率或增加出口加以吸收,这也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虽然这样能使中国经济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也有不少弊端:
首先,投资虽然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投资特有的波动性和跨期性,导致了投资通常会跌宕起伏。过度投资会造成土地、水、煤电以及其他稀缺资源的紧张,加速生态环境破坏,扭曲经济结构并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和金融系统风险积累等不良影响;此外,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由于需要不断提高投资率来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投资率不断上升的同时也意味着消费率的不断下降,导致投资与消费的失衡。马克思曾对这种靠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资本积累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导致社会消费基金的不断萎缩,使失业人口增加,广大劳动者限于贫困之中,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严重对立,当这种对立达到一定程度时,市场上大量商品由于找不到销路而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投资驱动的高速增长过程中也都遇到了这种市场需求扩张赶不上生产扩张的矛盾。
其次,为了解决“市场需求扩张赶不上生产扩张”的矛盾,政府必然实施出口导向政策,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对外的依存度较高,当遭遇外部经济较大冲击时,就表现为经济较大幅度下滑,失业率提高。此外,当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外汇结余大幅增加时,大量的外汇增长会造成愈来愈大的本币升值压力,如果不及时调整政策,势必造成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和由此引起的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和通货膨胀等问题,与此同时,在国际贸易过程中获取大量顺差外汇会导致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从而影响国家之间的正常关系。以中国为例,2009年前三季度,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57起反倾销、9起反补贴,总金额约有102亿美元规模。在今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救济措施涉案金额中,美国占到57%。
中国要改变过去依靠大量依靠资本和其他资源的投资实现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不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才有可能。
三、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点击下载
上一篇:推进城市化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战略下一篇: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伦理思考
本文2010-08-18 10:13:4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75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