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状况和专业设置调整研究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414下载233次收藏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的旅游教育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很多院校纷纷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发展速度过快,中国的旅游教育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何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摆在旅游院校或高等院校旅游院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分析“专业设置”和“就业状况”的基本涵义入手,通过对北京城市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和专业设置调整的实例分析,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设置调整的思路。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状况;专业设置;北京城市学院
 
    在开放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入境、国内、出境三大市场逐渐发展壮大,全国范围内兴办旅游教育的高潮此起彼伏。但是伴随着教育的大发展,旅游教育中出现“一人种树,万人乘凉”的现象,结构严重失衡。许多院校在专业设置时,缺乏必要的市场调查,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专业课程的安排上盲目效仿他校做法,专业设置比较宽泛,忽视市场需求,办学缺乏针对性,就业压力增大。北京城市学院是中国最早举办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之一,1984年开始招收专科生,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创办于1985年,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的办学宗旨,重视就业工作,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和水平,近十年的就业率都达到了99%以上,为中国特别是北京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的特色专业。北京城市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正确处理了就业与专业设置的关系,为科学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提供了一种思路。
 
    一、关于“专业设置”与“就业状况”的科学阐释
 
    (一)专业设置的概念
 
    专业设置不是一个狭义的概念,而是一个涉及到市场调研、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安排、教材组织、师资建设、教学条件配备、实践基地开辟、合作企业的选择等的广义概念。专业设置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专业设置不是一劳永逸的,是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完善的。
 
    (二)就业状况的涵义
 
    就业状况是一个反映专业设置是否顺应社会发展,教学计划是否反映行业需求,教学质量是否得到社会认可,培养效果是否赢得学生信任的一个综合指标。具体表现在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其中就业质量又包括专业对口率、学生满意度、薪酬待遇、用人单位满意度等细分指标。
 
    (三)两者的辩证关系
 
    专业设置与就业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就业的效果,而就业的好坏又成为促进专业设置合理化的催化剂。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能够使两者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基于北京城市学院的实例分析
 
    (一)旅游管理专业沿革
 
    北京城市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自1985年创办开始,先后开办了专科饭店、景区管理、运动与休闲管理、旅行社管理及导游等方向,本科涉外旅游、涉外饭店、景区开发与管理等方向,其办学的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1、起步探索阶段(1985-1998年)。改革开放以后,在开放政策的支持下,入境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国内旅游也渐渐起色,这为饭店业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阶段主要在专科饭店管理方向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2、总结开拓阶段(1999-2002年)。这一阶段在就业比较理想的旅游饭店管理专业继续办学的同时,开设了旅游景区管理专业。在这一阶段,无论是考虑国家的方针政策,还是行业发展需求,培养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人才都势在必行,而且当时的旅游教育中,对这类人才的培养还没有真正提到日程上来。在这种大背景下,增设专科旅游景区管理专业。
 
    3、调整发展阶段(2003-2004年)。这一阶段由于“入世”和“申奥”的成功,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旅游管理专业在调整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这一阶段,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就业形势乐观(2003年除外)的饭店管理专业继续招生,而且开设了涉外方向和国际合作项目。二是旅游景区管理专业由于市场要求层次较高(本科或硕士)、专科层次培养的景区管理人才不受市场青睐而停止招生。三是针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需要,同时考虑目前导游队伍的结构状况和不足增设了专科旅行社管理和导游方向。
 
    4、稳定提高阶段(2005至今)。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继续稳定就业相对较稳定酒店及旅行社、导游方向的专科教育。二是考虑到sars疫情过后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更加强烈,旅游管理专业根据这一市场需求增设了专科旅游管理(运动与休闲管理)专业。三是2005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城市学院举办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办本科专业既是响应国家为实现世界旅游强国而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的新举措,也是提高旅游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新需求。根据新的时代背景和行业需要,在2005年探索性地开设了不同的专业方向。考虑到旅游行业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制定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时突出实践教学,重视小学期教育,加强就业导向,突出地域特点。
 
    (二)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状况分析
 
    1、毕业生概况。旅游管理专业从1985年开始招生,1988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截至2009年已经毕业了18届专科生、3届专接本的学生、1届本科生,共计1753人。
 
    2、就业状况分析。北京城市学院旅游教研室高度重视专业建设,紧随就业市场,不断创新发展。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贯穿到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指导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已经毕业的18届毕业生保持了良好的就业状态,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良好评价。
 
   &n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状况和专业设置调整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