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种植产业集群形成条件及政策选择
摘要:产业集群化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初始条件。云南省与金三角跨边境地区替代种植产业具备了集群化发展的良好初始条件,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集群的成长和升级困难,需要政府或协会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服务支持体系。
关键词:替代种植;集群发展;要素条件;服务支持体系
替代种植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云南省与老挝北部和缅甸北部“金三角“地区开始形成的一种以根除毒源为目的的特殊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其含义是指充分发挥云南的区位和经济技术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科技为依托,积极帮助周边国家和地区利用农经作物及其他产业替代罂粟种植、毒品生产,以逐步削弱这些地区对毒品经济的依赖,用有益经济替代有害经济,减少乃至消除其毒品对我国和全世界的危害。时至今日,替代种植基本形成了以天然橡胶等经济作物为主的集种植和加工为一体的替代经济,具备了集群化发展的初始条件,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引导,集群成长和升级困难。本文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云南省及“金三角”地区替代种植产业的产生条件进行分析。
一、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
波特“钻石”模型包括投入要素情况、需求条件、支持性产业及相关产业和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四个核心要素和机遇、政府两个辅助要素。波特强调钻石理论各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内层和外层构成。内层由四项关键要素组成,称为钻石体系。对任何产业来说,拥有一项或两项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某种优势,但没有其他要素配合则这种优势便不可能持久,即使静态地拥有每一项关键要素,而不把它们整合起来,也难以形成不断自我强化的竞争优势。当然,钻石体系的失调运动也会使产业竞争优势丧失。外层由两个变数组成,对钻石体系产生间接影响,不起决定性作用,但政府为产业发展提供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市场竞争环境及基础设施,减少直接干预,十分重要。
二、云南省与“金三角”地区替代种植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条件分析
(一)要素情况
根据波特的分析,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前者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劳工等;后者包括高级技术人才及其创造力、科教机构、领先学科和现代化的电讯网络等。基本要素是“遗传”的或先天条件,高等要素需要长期投资,是“人造”的,后天开发的,在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基本生产要素发挥主要作用,高级阶段则是高级生产要素发挥主要作用。对于农业或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初级生产要素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一直都是至关重要的。“金三角”地区与云南省边境地区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基本相同,地理空间邻近,语言文化同宗,劳动力资源丰富,具备了发展农业或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的优良条件。
(二)需求条件
波特尤其强调国内市场的重要性,认为企业与国内市场联系密切,能及时把握市场动态,了解市场结构变化和预期需求,从而促进企业的集聚和创新。云南省与金三角地区发展天然橡胶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需求条件,具体表现在: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和战略资源,由于生产受制于自然条件,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天然橡胶及其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世界石油价格的攀升使得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橡胶的成本增加,从而对替代产品天然橡胶的需求增加;我国东部地区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土地密集型的天然橡胶产业逐渐被转移出去,为其他地区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市场空间;世界上其他橡胶主产国组建了橡胶联盟,抬高了橡胶产品的价格。以上这些变化为云南省边境地区和“金三角”地区发展橡胶产业集群提供了市场需求条件。
(三)相关产业及支持产业
云南橡胶产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基本形成了橡胶种植业、橡胶初加工产业、橡胶制品深加工产业及与之相配套的销售、物流、农药、肥料、科研、教育培训、专业交易市场等配套产业。
(四)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要素
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及开展“开展绿色禁毒计划”新形势下,云南省橡胶产业原有高度集中的局面也被打破,一方面产业内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战略相应改变,另一方面产业准入门槛降低,同时,由于境外替代种植项目的开展、云南境内土地资源的制约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大量不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进入橡胶产业,积聚在云南省边境和“金三角”地区,市场半径小,降低了运输成本。
&nbs
替代种植产业集群形成条件及政策选择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3:0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65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