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更好开展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3002下载155次收藏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一,它以货币或现金流量的形式反映企业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并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及其对财务的影响作出详细计划。当前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不确定性仍然较多,企业经营决策和计划安排的风险和难度不断增大,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企业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要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战略的定位和实施路径至关重要。全面预算管理从企业战略出发,以公司所有部门全部业务为基础,对业务项目的内容进行规划和整合,制定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从而产生相应的财务预算,测算所有业务活动最终产生的经营效果,增强了决策的把握和准确性。
 
    (二)使企业战略目标更加清晰、具体
 
    预算使公司战略目标得到细化和分解,通过科学预测和分析,将具体指标落实到最基本的单元,使总目标与实际经济活动紧密相连,有利于指导和控制各项活动按预定的轨道运行。
 
    (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预算编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营销、生产、管理等各岗位的工作流程、操作规程进行量化的过程,与管理工作精细化、标准化相辅相成,组成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具有定性的含义,而预算则是定量的约束,通过定性、定量两个体系的融合,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四)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对有限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方面的配置预先做出合理的规划,既要避免因出现“瓶颈”现象而影响公司总体发展进程,又要通过系统分析和判断,将过去浪费或低效率的部分剔除,使现有资源得到最佳使用、发挥最大价值,最终实现企业的预期效益和发展目标。
 
    (五)有效实施风险管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诸多风险。预算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承担了控制企业经济行为、时刻防范经营风险的任务。对未来市场的预测、战略目标的选择和确定、行动计划的安排以及预算的编制是管理者对企业资源如何利用进行的事前控制,预算执行是管理者进行的事中控制,预算的差异分析、考评是一种事后控制。科学严谨的预算管理体系可以在第一时间透视到企业运营中出现的变化,分析出潜在的风险,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六)正确评价工作绩效
 
    由企业战略目标分解的各个预算目标是考核各级各部门工作业绩的主要依据和准绳,通过实际与预算的比较,便于对各部门及每位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评价,以此为依据进行奖惩和人事任免,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使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这种考核评价方法,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环境多变的情况下,比本期实际与上期实际相对比的方法,更为科学合理。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企业预算管理对工作业绩的考核是在对其差异进行认真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反映,它既有对历史变化趋势因素的分析,又包含了对客观环境因素及执行主体自身因素的分析,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二、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坚持“六结合”
 
    (一)与管理创新相结合
 
    管理创新是指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构建新的工作模式、程序、途径及组织保障制度,使企业有效地利用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促使企业经营管理走上精细化、规范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更好开展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