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形势下国家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探讨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248下载280次收藏

 
 
    摘要: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为帮助我国经济走出寒冬,政府提高了专项资金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专项财政资金运行和使用的经济性及其效率备受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从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定位出发,探讨了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家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为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务院做出了计划投资4万亿,拉动经济增长的决策,但这一系列专项资金的具体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运行和使用的经济性及其效率受到了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的关注。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国家财政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新形势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正确定位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是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所带来的效益进行检查和评价,揭示其中存在的决策失误、损失浪费以及效益低下等问题,以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经济监督活动。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评价政府和有关单位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强化财政和有关单位的经济责任和防止损失浪费;通过评价财政专项资金和资源的利用情况,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独立的信息和建议;找出影响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原因,帮助被审计单位采取措施,改进管理,提高效益和效率;揭露损失浪费,管理不善现象。具体来说,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项目申报立项的决策绩效审计
 
    首先,查立项论证情况,看立项是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内容是否完整、技术经济论证是否充分、立项条件是否具备、有没有脱离本地实际违背发展规律而盲目上项目的问题。其次,申报程序,看有没有虚假立项、重复申报的问题。最后,查项目概预算情况,看是否经济合理,有没有高估冒算、虚列概算等问题。
 
    (二)专项资金的管理绩效审计
 
    对专项资金管理的审计,首先要全面掌握资金项目整体规划、实施计划和上级部门的批复,并以此为依据审查资金分配是否与上级部门批复的项目名称、投资额度相符,有没有不按计划分配资金的问题;然后检查各环节应到位及已到位资金、数额是否真实及其到位时间;同时揭示各级主管部门是否按指标、计划、进度或规定程序,及时、足额地拨付了资金,具体查看有无滞留、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
 
    (三)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审计
 
    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决定专项资金效率的关键,因此对这一过程的审计工作应该是重中之重。主要审查项目包括使用过程中项目执行单位是否按规定的用途和范围对专项资金进行了使用,是否存在截留、克扣、挪用及虚报冒领等情况;检查资金使用过程是否存在随意扩大项目规模、随意提高建设标准、高估冒算、扩大项目建设成本等资金浪费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对项目的质量和效果进行最终审查。
 
    二、国家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制约因素
 
    国家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是以财政投入大、群众关心、政府关注、社会影响大的政府专项资金作为审计对象,审计过程不仅要从财政收支入手,更要深入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流程开展绩效审计,重点关注资金的决策论证、资金拨付程序、管理使用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家专项资金本身的特殊性也造成了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制约因素: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基础薄弱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基础建设主要包括审计管理和制度规范,搞好基础建设是探索和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重要保证。当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新形势下国家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探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