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文化角度浅析诗歌翻译原则与方法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548下载126次收藏
    
    摘要:诗歌文体有其独特的语域和结构,欣赏和解读诗歌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文章从诗歌翻译的文化转向入手,旨在探讨诗歌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处理的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诗歌;文化;翻译
 
    诗歌文体有其独特的语域和结构形式,其语言优美精炼,其语义具有描述性、模糊性和多义性,且比其他任何一种文体更重想象和感受,是最高级的文学形式。
 
    一、诗歌翻译文化转向
 
    20世纪后半叶,全球文学翻译研究出现了三次转向:一是文艺学转向,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前苏联。当时前苏联文学翻译界开始从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技巧性研究,深入到文学翻译的美学研究,即从语言学模式转向文艺学模式。二是功能转向,发生在20世纪50-70年代的西方。西方文学翻译界开始从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技巧性研究,逐渐深入到文学翻译的功能研究中,注意到了文学翻译事件过程的最终目的和效果,提出了等值问题、等效问题、接受美学问题、读者反映问题、反映论与建构主义的关系问题等。即文学翻译研究逐渐从语言学模式转向功能模式。三是文化学转向,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西方。这使得西方文学翻译研究逐渐把文学翻译和整个文化的关系纳入自己的事业。文学翻译理论家发现,文学翻译不仅与语言学有着密切关系,还与文艺学、比较文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哲学诠释学、符号哲学、交往理论等有着密切关系;此外,文学翻译不但与文化理论的各分支学科有着密切关系,而且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对全球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即文学翻译研究已经开始从功能模式转向文化学模式。
 
    二、跨文化诗歌翻译的问题
 
    造成诗歌翻译困难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不同民族思维方式上的个性与差别,而正是这些个性,即差异,构成了文化传递——翻译的障碍。二是从语义学研究可以看出,不同民族人们对客体的认识状态(概念)不同,在词汇及其词义上存在着不少差别。三是文化信息在语言中的渗透与积淀。诗歌独特的结构、凝练的语言和模糊的语义,以及短小篇幅中高度压缩的文化内涵使诗歌翻译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跨文化诗歌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在中国翻译理论史上,译经大师们的“文”“质”之辩,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从文化角度浅析诗歌翻译原则与方法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