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海洋旅游文献分析
摘要:基于609篇海洋旅游文献,文章从研究时间、出版期刊、所涉区域、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五方面对我国海洋旅游进行分析,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海洋旅游的研究脉络及现状,可为今后的海洋旅游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海洋旅游;文献分析
一、引言
由滨海、海岛、海上及海底旅游活动所组成的海洋旅游,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低投入高产出的价值所长,一度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针对此现象,不断有学者对海洋旅游进行综述研究。谷明(2008)对国外滨海旅游进行了梳理;张红霞(2005)、张广海(2008)、周国忠(2005)等学者,分别针对国内海滨、海岛及海洋旅游进行了综述;陆林(2007)、张广海等(2007)对国内外海岛、海滨旅游研究做了对比梳理;除此之外,不断有学者对海洋旅游专题研究进行综述。刘俊、保继刚(2005、2007)对国外海滨度假地形态模型及英国传统海滨度假地衰退做了梳理,陈金华等(2008)综述了国外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
但上述成果,侧重点均在海洋旅游的具体研究内容上,专门针对我国海洋旅游研究文献的分析尚不多见,本文将依据609篇期刊论文进行研究。这609篇论文是通过在cnki上搜索“海洋旅游”、“海滨旅游”、“海岛旅游”、“滨海旅游”、“岛屿旅游”等主题筛选得到,内容较为全面,基本涵盖了目前我国海洋旅游的大部分研究成果。
二、国内海洋旅游文献分析
(一)文献时间分析
文献时间自1984年至2009年8月。图1为历年海洋旅游文献的数量分布图。由图1可知,我国对海洋旅游的研究处于总体上扬的态势,说明学术界对海洋旅游的关注逐年增多;但上升中存在波动,波动最低点为:1993、1997、2003、2009。1993和1997最低波动点的产生应是我国社会、经济制度转型带给学术界的影响所致;2003波动是“非典”的影响;2009存在波动主要是因本研究所选取的截至时间所致,暂不具有分析价值,应从波动点中剔除。
根据上述分析及图所示,将我国海洋旅游研究分为4个阶段:1984-1991年,稳步发展期;1992-1997年,徘徊观望期;1998-2003年,快速增长期;2004-2009年,高速增长期。4个阶段的文献分别有12、42、160、395篇。第一阶段共有7年,但文献数量相当较少,其他3个阶段均为6年,论文数量却逐次增长。
第一阶段,属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旅游业刚刚起步,学术界对海洋旅游的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第二阶段较第一阶段文献数量有所增加,但如图1所示,此阶段存在明显波动,这主要是因我国社会、经济制度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导致学者对海洋旅游的研究持一种观望态度;后两个阶段,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导致文献数量有所下降之外,其他年份均呈快速或高速增长状态,这与转型之后的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很是契合,在这两个阶段,我国旅游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之有力的政策支持,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则直接促进了国内学者对海洋旅游的研究。由此可见,每个阶段所呈现出的文献分布特征与我国的国情都是紧密相连的。
(二)文献期刊分析
这609篇文献,出自283种期刊杂志,核心期刊68种,所载文献168篇,占总数的27.6%。由此可知,我国对海洋旅游的研究较为分散,学术水平尚待提高。
根据所涉期刊类型,得知海洋学、地理学、旅游学、经济学等领域对海洋旅游的研究最为集中。其中《海洋开发与管理》、《海岸工程》所载文献最多,这说明海洋旅游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途径。其次是《经济地理》、《旅游学刊》和《人文地理》对其研究也较为集中,且文献质量较高。其他类期刊,从类型来看也多以地理类、经济类、海洋类、综合类杂志居多,这说明我国海洋旅游研究尚处于学术争鸣的初期,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加之海洋旅游的高度综合性,今后势必会有更多的领域迎头赶上,使之不断完善。
(三)文献所涉区域分析
经统计,71.76%的文献以我国沿海某省(市)为个案研究;3.94%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分析;涉及国外区域的文献约占2.79%;整体阐述我国海洋旅游或不涉及具体区域的文献占总数的21.51%。由此可知,我国海洋旅游学术研究总体上处于一种“重实践,轻理论”的状态,认识上还停留在微观探索阶段,对国外的海洋旅游研究尚显薄弱。
&nb
国内海洋旅游文献分析
点击下载
上一篇:基于体验经济视角的体育旅游发展下一篇: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本文2010-08-18 10:11:2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38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