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城镇的后发展
摘要:文章以浙江省安吉县梅溪镇的城镇搬迁历程为例,分析了我国目前在搬迁问题中产生的问题,并就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梅溪镇;搬迁;城镇建设
一、提出问题
以政府搬迁来转移城镇经济的重心,带动新区发展,在一些地方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很多地方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新区的建设,而旧城镇的改造则无人过问,使得旧城区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衰退。地方政府搬迁往往不只局限于政府机关,而是地方行政部门集体行动,重新组建办公区,借此带动人流、物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这种手段被许多地方,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经常采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对浙江北部小镇——梅溪镇的特例分析,提出该镇经济产业重点转移后的状况及对策措施。
二、安吉县梅溪镇简介
梅溪镇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位于安吉县的东北部,地属丘陵平原。梅溪是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水上运输业为龙头的安吉东部重镇。全镇总面积107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3个社区,人口5.5万。其水路系5级航道,直通太湖,350吨级的船只能直抵湖州、上海、嘉兴、杭州等地;公路交通是抵达无锡、苏州、南京等大城市的要塞,是安吉县物资进出口的重要门户,有“安吉东大门”之称。
梅溪为丘陵平原,山地储有丰富的石灰石和建筑石资源,但资源利用速度太快,最终导致资源枯竭。梅溪水资源极其丰富,早在70年代至80年代凭借其方便的水上交通成为经济发展重镇,但随着陆上交通的广泛使用,梅溪港成了一条死港基本不被利用。梅溪土地肥沃,以前素有“安吉鱼米之乡”的美称,被视为太湖平原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油基地,但随着政府的搬迁,经济发展也流转,很多年轻人都离开梅溪到外面创业、打工,导致农田荒芜,经济无法带动。
三、梅溪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中心慢慢转移到了安吉县中部一带,城镇建设也都放在了县委所在镇,导致梅溪镇的街道和80年代没有区别,街面宽度仅容纳一辆小轿车开过,路面状况较差。居民以老年人为多,2005年安吉县四所中学合并并且迁到了递铺,多数年轻人都离家去中心城镇发展,导致整个城镇发展滞缓。
老梅溪是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运输业为龙头的发展中地区。5万亩耕地、3万亩坡地、1万亩水面以及黄砂、石灰石等20多种矿产资源都是梅溪发展的资本。可正当它繁荣发展的时候并没有做好整个城镇今后所走道路的规划。80年代梅溪是安吉人口最密集的城镇,有其四大支柱国营企业:梅溪发电厂、梅溪黄砂公司、安吉搬运站和航运公司,这4家龙头企业形成统一的发展网络,曾经为该镇的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电厂发电需要煤等燃料,航运公司提供轮船到上海、嘉兴等地进货,货到后搬运站负责卸货,还有一大部分妇女被安排去扫煤,解决了很多没有文化不识字的中年妇女就业问题。黄砂公司的黄砂也经搬运站和航运公司的物流中转运到全国各地。其他地方进来的木材、物资也都先运到梅溪港再经公路运到安吉县其他城镇。到了90年代,随着改革的大潮,公路修建上了正轨,梅溪不再成为交通枢纽,尤其1992-1993年,由于资源的衰竭,梅溪龙头产业的转移,其经济支柱:航运公司、搬运站以及黄砂公司都被转至嘉兴、湖州等地,很多下岗工人离开梅溪,到县府所在城镇寻求发展,这一流动带走了经济增长的很大空间。2000年梅溪镇唯一的龙头企业——梅溪发电厂被转移到嘉兴平湖,整个镇的经济被彻底摧垮,常住人口少了一半。2002年,梅溪镇和晓墅镇合并,镇政府迁到晓墅,梅溪人民医院也搬到晓墅。
梅溪镇在县政府及镇政府搬迁后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
1、工业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没有城镇化就实现不了工业化。梅溪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基础差、起步晚,缺乏主导产业、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低、小、散、差”是目前该镇工业的主要特征。政府也没有统一抓好那些较小较散
被遗忘城镇的后发展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0:34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28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