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077下载168次收藏
   摘要:文章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选择了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4种主要粮食作物进行比较优势的定量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2005-2007年3年平均指数的测算结果的分析,得出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存在差异。文章最后依据结果,对黑龙江省主要优势粮食作物生产和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粮食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法;比较优势
 
    一、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法对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进行比较优势研究,这一比较优势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国内不同区域之间某种产品,或同一区域内不同产品之间比较优势的衡量和比较。构建指标包括效率优势指数eai(efficiency advantage indices),规模优势指数sai(scale advantage indices),综合优势指数aai(aggregated advantage indices)。
 
    1、效率优势指数eai
 
    eai是各种种植区域某作物单产水平占该区域所有作物平均水平的比率与全国该作物单产水平占全国所有作物平均单产水平的比率进行对比。主要是从资源内涵生产力的角度来反映作物的比较优势,其计算公式如下:
 
    eaiij=(apij/apit)/(apj/apt)
 
    式中,eaiij为i区j种农作物的效率优势指数,apij为i区j种农作物的单产;apit为i区所有农作物的平均单产;apj为黑龙江省j种农作物平均单产;apt为全省所有农作物的平均单产。eajij>1,说明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i区j种作物生产具有效率优势;eaiij<1,说明i区j 种作物生产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生产效率处于劣势。eaiij值越大,生产效率优势越明显。
 
    2、规模优势指数sai
 
    sai反映一个地区某一农作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它是市场需求、资源察赋、种植制度等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规模优势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农作物生产的比较优势情况。其计算公式如下:
 
    saiij=(gsij/gsi)/(gsj/gs)。
 
    式中,saiij为i区j中农作物规模优势系数;gsij为i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gsi为i区所有农作物的播种面积,gsj为全省j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gs为全省所有农作物的播种面积。saiij>1,表明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i区的j种作物生产具有一定的专业化,其越大说明专业化程度越高。saiij值越小,专业化程度越低。
 
    3、综合优势指数aai
 
    aai是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与社会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能更为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某种作物生产的优势度。pai与sai的相互制约关系显著,即只要其中一方优势出现被动 ,就会对整体水平影响很大,导致比较优势的丧失。其计算公式如下:
 
    aaiij=(eaiij×saiij)0.5
 
    式中,aaiij>1,表明与黑龙江省平均水平相比,i区j种农作物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具体区分为,aaiij>2表明i区j种农作物相对于全省平均水平来说,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1.5<aaiij<2,表明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1<aaiij<1.5表明具有一般的比较优势。aaiij<1,表明i区j种农作物生产与黑龙江省平均水平相比,处于相对劣势。aaiij值越大,综合比较优势越明显。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主要来自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06-2008)、《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8)。本文用2005-2007年3年的平均数来反映各项指数。
 
    二、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研究
 
    根据2005-2007年连续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