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文章从中国旅游信息化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旅游信息化;旅游电子政务;旅游电子商务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经预言:“电信通讯、信息技术和旅游业将成为21世纪服务行业中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这三者相结合的产物即旅游业的信息化也成为了各国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重点。世界范围内旅游信息化已成大势所趋,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要由旅游大国变成旅游强国甚至使旅游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要提高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旅游信息化是必经之路。
一、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中国的旅游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基础亦相对薄弱,但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本身的巨大优势,中国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在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信息化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手段,这是中国旅游业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中国旅游信息化的发展是由政府主导的。在2000年4月召开的全国旅游行业管理工作会议上,就确定了将发展旅游信息化作为提高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政府对战略,发展旅游信息化给予了充分支持。2001年启动的“金旅工程”是国家为推进旅游信息化进程的重大举措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家“金旅工程”的“三网一库”(办公自动化网络、业务管理网络、公众服务网络和综合旅游信息库)基本建成,在推进旅游电子政务的发展、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和旅游企业信息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从目前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形势来看,以办公自动化为标志的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管理的旅游电子政务在国家旅游局机关已经全面开展。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网络经济极大地扩展了旅游产品消费的需求,改变了旅游业的运作方式,电子商务已成为信息时代旅游交易的新方式,出现了一大批具有相当实力的旅游信息网络企业。
(一)旅游电子政务
旅游电子政务是信息时代旅游发展的特征之一,是旅游信息化在政府方面的重要应用。随着“金旅工程”的发展,中国旅游网构建成功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国旅游网是目前唯一的全国性旅游电子政务的平台。以中国旅游网为平台,地方旅游局纷纷建设自己的政务和资讯网站。据统计,在中国32个地方旅游局中31个有单独的政务网站(贵州省没有),占全部的96.88%;20个有单独的资讯(信息)网,占全部的62.50%;7个有公共商务网站(dms),分别为广东、山东、上海、四川、天津、云南、陕西。大部分旅游网站均有信息发布、公众服务和业务平台。以中国旅游网为应用平台,加上相关电子政务系统如黄金周旅游假日预报系统、旅行社业务年检系统、星级饭店管理系统、全国导游员ic卡管理信息系统、旅游投诉系统、旅游统计系统、旅游财务指标管理系统、旅游项目投资管理系统、景区点管理系统、导游等级考核管理系统等的开发和应用,已初步实现了行政办公和行业管理部分功能的电子化,在全旅游行业已经形成了国家和地方旅游管理部门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系统。
(二)旅游企业信息化
旅游企业中旅游饭店行业是旅游信息化应用最早的领域,也是两极分化最严重的领域。目前,全国星级饭店信息化应用程度普遍比较高,其内部管理基本上都采用了饭店信息管理系统,商务客房提供了互联网的接入服务,普遍参加了多个网上预定系统,且网上销售已逐步成为饭店的重要销售渠道。饭店业中高星级饭店(四、五星级饭店)普遍建立了饭店信息化管理系统,部分饭店参加了饭店中央预订系统crs(central reservation system)和全球分销系统gds(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发展与国际同业的高速信息通道。多数国际连锁饭店成员采取既独立建立网站,又在连锁集团的大旗下建立网页的做法。但数量占旅游饭店总数43%的未评星饭店和占住宿设施总数96%的国内饭店和招待所在饭店综合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中国大中型旅行社较多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对内管理业务,对外与国外的同行有网络的连接,并通过互联网与网民进行在线宣传和预定等服务。而大多中小旅行社也在积极建立自己的旅游网站或者挂靠在别的网站上进行宣传和在线交易。以携程旅行网为首的多数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出现与实体相结合的趋势。中青旅建设综合性旅游网站青旅在线(www.cytsonline.com),并投巨资用于信息化改造,如今已实现信息一体化建设,网站的资讯全面,旅游线路等产品信息由系统智能地反映到网上;网上销售、资讯、网下销售以及内部销售管理紧密结合,b2b、b2c有效结合,同时更突出个性化服务。另外,其他的旅游企业如旅游汽车公司等面对强大的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不得不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加入到信息化的行列中来。
(三)旅游电子商务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开始于1997年,起步虽晚,但是发展迅速。综合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将上网查询作为了解旅游信息主要渠道的网民比例已达66.7%。其中,通过互联网预订过酒店的用户占70.2%、预订过机票的用户占70.7%、预订过度假产品的占20.3%。随着网上旅游相关业务的多元化,各网上旅行预订服务商推出的综合旅游产品,逐渐受到用户的青睐,还将有更多的网民使用网上旅行预订服务。2007年,中国在线旅游预订市场保持健康增长,市场规模达到25.5亿元人民币,较2006年增长65.4%。
而且,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19.1%,目前仍只有不到1/5的中国居民是网民。这一普及率略低于全球21.1%的平均互联网普及率。也就是说,中国的旅游电子商务虽然发展的非常迅速,但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逐步发展和普及,中国旅游电子商务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
中国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是以国家旅游信息化工程——金旅工程为基础而构建的。中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按国家-省-市-旅游景区/企业的多层结构设计,各个层次的旅游目的地信息有序组织,并逐级向上汇总。在完善建设国家级主站(www.yahtour.com)的同时,以省、市层次为建设重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目的地网络形象设计、目的地旅游网建设、目的地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地图系统、旅游企业黄页系统、旅游行程规划系统、旅游营销通系统、电子邮件营销系统、三维实景等系统,通过这些功能的有效组合形成旅游目的地网上宣传平台。除此之外,一个目的地营销系统还可以支持其他的目的地管理功能诸如:项目活动管理、调研、设计和分析、业绩监督和评估、企业新闻、公关、新闻发布、年度报告等。目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3a级旅游景区都建有自己的目的地营销系统。
(五)旅游信息咨询
旅游业作为一项服务产业,信息服务是其最重要的服务内容之一。据统计,在旅行者最迫切需要咨询的信息中,景点信息、住宿信息、交通信息、购物信息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5%、82.5%、78.5%、72%,这几类信息更为迫切。网络化和信息技术,改变了旅游者的旅游信息获取方式,有关资料显示,将上网查询作为了解旅游信息主要渠道的网民比例已达66.7%。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信息服务的途径更加广泛,旅游信息的传递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
首先,中国大部分的旅游网站都能够提供基本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浪潮正在改变着旅游业。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业,使旅游资讯得以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先进的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成为了整合目的地信息的核心和枢纽;新颖的信息载体、信息媒介和信息技术被应用于旅游业,使旅游信息表现更加生动,传播效率进一步提高,甚至实现了旅游信息的个性化定制和一对一传播。
其次,一些专门的旅游信息咨询系统相应出现,如北极星旅游信息咨询系统、昌平旅游咨询信息系统、北京旅游咨询信息系统等。昌平旅游咨询信息系统采用super map 2000作为基础平台进行开发,分为公众信息版和个人光盘版两个版本,公众信息版为基于触摸屏系统的专用系统,安置在一些宾馆、饭店,为游客提供一个新的信息服务工具。昌平旅游咨询信息系统提供旅游相关服务查询、旅游景点查询、旅游路线专家咨询、旅游计划制定与管理、地址标注等多项实用功能。游人通过简单的触摸屏操作即可快速查询需要的信息,浏览旅游景点的详细地图,了解相关的交通情况。
再次,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全方位的信息咨询服务需求,各地出现了很多旅游呼叫中心。目前,最为典型的当属中国电信的“号码百事通”和中国移动的“12580”。中国移动的“12580”平台也整合了旅游者需要咨询的各种信息,游客可以通过短信定制或查询所
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0:02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20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