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业园区为导向柳州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摘要: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柳州汽车产业发展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和途径。文章基于工业园和产业集群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工业园有利产业形成的优势,并提出柳州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汽车;产业集群;工业园区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中产业关联度商、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柳州汽车工业已经形成了包括整车、汽车发动机、车身覆盖件、底盘、变速箱、散热器、车用安全玻璃、汽车电器、内饰及橡胶件等系列配套的能力,为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目前柳州的工业园区主要为:柳州阳和工业新区和柳州新兴工业新区。阳和工业新区位于柳州东部,规划面积约90平方公里,产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工程机械和通用机械等。园区围绕汽车产业链,以龙头企业为主,大力发展配套企业,努力形成规模优势。
一、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关联分析
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二者具有明显的共同点:地理的集中性,即许多企业在某一区域聚集。然而,二者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工业园区是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实质上是在划定的区域内,精心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而产业集群是大量相同或相关企业与机构聚集在一地集中发展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本质差别在于特定区域内的企业和机构之间是否具有基于产业链分工与协作的产业联系。研究表明,大量企业聚集一地并不必然产生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只有当大量企业围绕关联产业和产业链形成有机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时,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才会产生,而这正是集群产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奥秘所在。工业园区通过地理的优势把企业集聚在一起,为产业集群提供一个发展的基础。而产业集群通过集群的机制整合园区的资源促进园区的发展。
(一)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
工业园区对于产业集群的支撑表现在两大方面。首先集群形成和集群效应得以发挥的地理条件就是产业在地理上的聚集性。工业园区的建立与发展为形成集群和发挥集群效应准备了条件。其次,要使集群效应得以发挥,必须具备一些条件,比如产业配套,产业之间有着密切的物质和技术联系。工业园区领导应以区域发展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按照工业园区和集群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管理,在项目引进上考虑到产业配套和企业间的联系,通过设立中介机构和提供各种交流场所,交流机会,规范企业的竞争与合作的秩序,增加企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设立研发机构,通过政策激励,推动企业联合技术创新。然而,并不是说工业园区中就一定会形成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的建立和发展只是为产业集群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是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
(二)工业园区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
建立工业园区的主要目的是为引进资金、技术、发展产业,同时便于生产要素的高效集约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产业集群的内在反馈作用机制,客观上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其内涵来看,其内部的协同效应和自强化机制极大提升了产业竞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的开发建设才是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的选择。产业集群是实现企业间有效协作的组织形式,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总体来说,工业园区成为一个特殊的城市区域。
二、工业园区有利于形成集群的优势
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比较容易形成一个产业的集群。比如浙江义乌小商品的集群、上海的汽车整车与零部件的集群等。然而,在工业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其经济和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很难自然地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在西部地区很多企业的集群都是简单聚集,很难形成集群的效应和形成竞争优势。因此,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工业园区为重要载体,培育具有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有利于发挥当地产业集群得优势。
(一)工业园区可以为产业的集群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园区通过政府的精心规划与设计,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与规则,培育出适合产业发展的优良环境。而这优良的政策环境能吸引工业新投资,促产业在特定的地域集聚。实践证明,工业园区不仅能为落户企业带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等静态的集聚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产业获得技术
以工业园区为导向柳州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点击下载
上一篇:实施天然林保护应着重把握的几个环节下一篇: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本文2010-08-18 10:10:01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319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