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减少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一)新准则的基本理念上的变化是着眼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新准则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的利润表观带来的种种弊端。随着盈余作用的淡化,资产负债表观确立及相关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必将导致盈余管理失去其滋生的土壤。
(二)新《资产减值》准则减少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新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这样就使得资产减值的调节功能大大降低,从而反制公司滥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
(三)新《存货》准则杜绝了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
新准则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由此限制了上市公司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不能在存货价格上涨或下跌时任意选择改变计价方法,调节利润,大大缩小了滥用盈余管理的空间。
(四)新会计准则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化减小了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可能
新准则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这一变革使得一些企业无法通过降低或提高经营状况不同的子公司的投资比例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另外,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市场经济发育的实际出发,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放弃使用公允价值;有利于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和提高企业利润的可信度。
(五)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过程进行了适当限制
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而言,我国公允价值使用的前提、范围及具体方法上更加谨慎,这既是对我国过去曾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出现问题的总结和改进,也是基于我国国情,确保公允价值不被滥用的现实选择。
(六)完善了会计披露的要求,增强了企业经常性和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透明度
新准则对损益披露的要求随处可见,除“财务报告列报”准则外,各具体准则几乎都有要求。
&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点击下载
上一篇:浅析所得税会计中会计观念的转变下一篇: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的探讨
本文2010-08-18 10:08:47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98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