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初探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578下载131次收藏

    摘要:文章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定义、特点和模块,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应把握的原则,阐述了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应着力解决的特色数据库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人才资源培养等几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
 
    以数字化为前导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令人目不暇接。数字化正引导着有史以来一场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技术革命,网络已深深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为知识的殿堂——传统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载体——数字图书馆,正脱颖而出。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是21世纪图书馆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战略。当前,如何加快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们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与特征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dl)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新生事物,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定义,从众多的表述中较为大多数人接受的表述是:数字图书馆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几乎图书馆的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包括所有联机采购、编目、公共查询;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如电子杂志、电子图书、声像资料、动画片、影视片、多媒体资料等;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期刊等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利用网络连接到全球各个角落,让人们很方便地共享资源。
 
    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数字图书馆建设高潮,数字图书馆已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中新的制高点,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特征:是一个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是面向对象的数字化多媒体信息库;是与平台无关的数字化资源集合;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与发布功能。
 
    二、数字图书馆的模块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通过对技术和产品的集成,把大量的各种文献载体数字化,并将它们组织起来在网上服务。它由各种载体的数字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组织有效的访问和查询、数字化资料的传递、权限管理和版权保护等5大模块组成。
 
    三、数字图书馆的优点
 
    一是它占用的物理空间相对很小。
 
    二是数字图书馆收藏数字形式的信息,可以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
 
    三是建立以中文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
 
    四是利用数字化图书馆的用户可以不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直接见面,非常方便快捷地办理相关业务。
 
    五是数字图书馆扩大了读者的范围,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以任何身份进入图书馆自由查询。
 
    四、数字图书馆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子工程,不应搞“小而全”,应遵循因“校”制宜、科学规划、准确定位、特色鲜明、逐步推进、互联互动、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目前,国家教育部正在实施的calis项目,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总纲,各高校图书馆要在服从calis规划的前提下,从地方性、办学特色性及用户需求个性等因素出发,因“校”制宜,量力而行,使有限的人力、财力资源发挥的效能达到最大化,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五、高校数字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特色数据库建设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而其价值和生命力的体现则需要通过数据库的质量保障来实现。特色数据库的质量保障主要体现3个方面:数字化内容的质量控制;系统建设中的质量控制;具体应用的质量控制。
 
    (一)数字化内容的质量控制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工作量最大的环节,是一项耗时、费力又耗费金钱的工程。各校从建设规模、资金投入和建设速度考虑,不得不对图书馆需要数字化内容进行选择。高校在数字化内容选择的时候须遵循了以下8个原则:原始文献知识价值原则;知识产权原则;能获得更多的用户原则;原始文献存在状态原则;对文献资源进行保存原则;经济效益原则;避免重复数字化原则;技术条件限制原则。
 
    只有遵循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初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