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体系的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2008年9月,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对会计教育的改革历程以及目前的教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文章在此背景下,结合金融危机大环境,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及其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社会各个阶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金融、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类行业的影响相当之大,会计作为这些专业的基础课程,引起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一、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的思考
目前,会计学教育在我国已呈百花齐放的态势,且大多都采取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采用简化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方法,但这种传统的方法并不能满足非会计专业学生的需要,因此,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不应简单地照搬《初级会计学》,也不应是对《初级会计学》和《中级财务会计》的简单组合形成的《会计学》,而应是对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同时会计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众多学科的交集,因此,会计学知识需要依赖其他学科的知识才能存在,同时它也是其他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内容应该兼顾专业特色。为此,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调整会计与审计、财务管理之间的知识体系。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会计学和非会计专业的课程,如企业管理、金融学等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会计学中有很大一部分与企业管理中的会计核算与控制的问题相关。目前不少企业的管理停留在传统阶段,反映在教学上也相对落后。因此,应将审计与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的知识融入会计学基础的内容之中。这种改革可以提高教师知识的全面性。任课教师在上讲台前必须对会计、审计、财务管理3门课程进行助教实习,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自身的知识系统化、全面化。这样教师在教授会计学基础课程时可以将3门课程的内容更好地融合传授。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不从事会计这项工作,对会计学的学习始终很被动。这种改革是会计学基础课程内容饱满,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从目前会计课程设计现状来看,应在非会计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上进一步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并统筹考虑课程训练、技能
新时期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体系的思考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7:32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76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