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缘经济视角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823下载173次收藏

    摘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该怎样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地缘优势并把地缘优势转换为经济发展优势,怎样实现建设成为我国与东盟之间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的战略目标?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具有学理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文章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更好地落实《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一些尝试性建议。
 
    关键词:地缘经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发展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地缘区位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内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对外是促进我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基地,区位地缘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目前增长潜力正在逐步发挥,进一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对于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带动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西南地区与华南地区互动发展、深化我国与东盟合作,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既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有如此优越的地缘优势和发展优势,那么为什么在20世纪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没有迅速发展起来,导致时至今日的相对落后呢?我们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放在地缘经济的视角下来分析,便会得到答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缘位置很独特,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其不足,总的来说是优势大于劣势。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包括实施沿海开放战略的改革开放初期,广西一直没有将北部湾地区的开放开发这篇大文章做好,没有将北部湾地区的开放开发作为带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地区来规划和建设,这是致使广西北部湾地区乃至整个广西落后于全国其他沿海省份的重要原因,值得我们认真地反思与深刻地总结。
 
    广西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虽然是一个临海地区,但是由于所濒临的北部湾海域在20世纪国家改革开放、大力开拓和经营东部沿海地区的政策形势下并不具备优势,因为北部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实质上近似于一个封闭的死海,不具备像东部沿海那样的优势。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开放的目标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所以东部沿海地区具备借助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而加速发展的优势。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华民族有着光荣的向海洋发展的传统,我国古代向海洋发展的传统始终没有被割断。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尤其是从唐宋开始国家的统治中心逐渐东移,社会经济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其中心逐渐走向东南沿海地区,区域经济重心历经迂回转移而最终的趋势是向沿海挺进、向海洋靠拢,东部沿海地区在历史上形成的这种经济中心地位为其能够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机遇,领先对外开放,加速中外经济交往与合作,融入国际经济,促进地区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其自身的内部基础。因此,促成了东南沿海地区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形成了春风化雨、生机勃勃、兴旺发达的局面。
 
    广西在发展优势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较,处于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历史因素。广西作为传统的老少边穷地区,从历史角度来看,一直处于国家统治的边远地区,这就使得广西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国家的资金、先进技术、人才等也就很难进入广西,为广西服务,以至于每况日下,积贫积弱。
 
    其次是地缘位置因素。广西虽说也有与国为临的地缘优势,但是与广西相邻的越南是一个相当封闭、锁国自守的国家,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与我国的关系还未转暖。这就限制了双方的交往与合作,尤其是在经济方面影响更大,因此,广西的这种地缘关系反而变为了劣势;广西东临广东,广东的强势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本应该流入广西的资金,同时也吸引走了大量的人才和外资,可以说广东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广西的发展。
 
    再次是民族因素,广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在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较难发展起来。
 
    另外,还有自然因素方面。广西是传统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平原较少限制了粮食的充足供应,使得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长期落后,山区较多,道路为山所阻,崎岖不畅,交通不便,使得广西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信息闭塞,对外开放步伐缓慢,成果不大,经济交往与合作阻力较大。
 
    由于以上原因,20世纪改革开放的春风并没有惠及到地处西南边疆的广西。
 身处边缘区域的广西,同时处于几个大经济圈的结合部,这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在不利的方面中,怎样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地缘经济视角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