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培养
摘要: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今天,公共管理改革是一种客观、必然的发展趋势。公共管理改革必须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文章就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内容、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人才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改善我国公共管理人才素质培养问题的对策建议,提出了相关看法。
关键词:公共管理;素质;人才;培养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文化历史的国家,现行的政府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文化残余色彩,风云变换的世界经济浪潮,对政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职能就是组织“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好公共事务,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包揽一切的状况。因此,公共管理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公共管理改革中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作为支撑,否则,公共管理改革就是无源之水。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新公共管理思想是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
(一)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只起掌舵的作用。这样做可以缩小政府的规模,减少开支,提高效率。“掌舵的人应该看到一切问题和可能性的全貌,并且能对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加以平衡。划桨的人聚精会神于一项使命并且高效完成。掌舵型组织机构需要发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划桨型组织机构倾向于不顾任何代价来保住‘他们的’行事之道。”因此,有效的政府应该是一个能够“治理”并且善于实行“治理”的政府。
(二)引入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尽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或私营部门的管理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种种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完全合适,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通过将企业管理的讲求投入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三)引入竞争机制,重视所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新公共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政府应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应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应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做出富有成效的反应。政府管理应广泛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四)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虽然任何组织都必须具有规章才能运行,但是过于刻板的规章则会适得其反。“我们接受规章和繁文缛节以防止发生坏事,但是同样这些规章会妨碍出现好事。它们会使政府的办事效率慢得像蜗牛爬行。它们对正在迅速变化中的环境不可能做出反应。它们使得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成为组织结构的固有组成部分。”企业家式的政府是具有使命感的政府。它们规定自己的基本使命,然后制定能让自己的雇员放手去实现使命的预算制度和规章,放手让雇员以他们所能找到的最有效的方法去实现组织的使命。有使命感的组织比照章办事的组织的士气更高、更具有灵活性、创新精神和效率。
二、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人才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我国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高等教育处于结构调整阶段,职业教育更是远远落后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专业、知识结构等方面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着结构性人才短缺现象。现有政府部门中的“三低一少”(文化程度低、技术等级低、管理水平低、专业人才少)就是具体表现。
(二)论资排辈的用人观念制约着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开发
古人云:“用人之道,当自其壮年心力精强时用之”。人才的开发有很强的
浅议我国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培养
点击下载
上一篇:关于构筑劳动力市场有效需求的几点思考下一篇:浅论医院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分析
本文2010-08-18 10:07:13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72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