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资产预算管理,向资产管理要保障力
摘要:管好资产,是政府、军队各级职能部门的重要职责。推行资产预算管理方式,对于克服当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军队资产的使用效益、向资产管理要保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创建适应资产预算管理的管理体系,是实现资产预算管理、向资产要保障力的必要途径。文章就预算管理资产的意义以及构建预算管理体系的方式等问题作了一些理论探索。
关键词:资产;预算管理;途径
推行资产实行预管理,其实质就是要求各级部门在核算管理存量资产时,也要像管理预算经费那样,实行动态管理,即对整个存量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进行预算控制,全程管理,增加、处置资产一律要先申请预算再增减。对资产实行预算式动态管理,这在全国都是一个新课题。其具体操作是摆在所有资产管理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推行资产预算管理对于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对资产实行预算管理,是当前国家、军队资产管理现状的客观要求,是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管好、用好资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控制资产的重复购建
对资产实行预算管理的核心是:没有通过编制预算方案并经财务审核批准的资产项目,事业单位不能购建。这就要求想购建存量资产的单位,要预先编制项目申报计划,待同级党委、上财务同意后方可实施;严格按预算购置资产,超过预算的不能购买;以前已经有的资产在未报废之前不能重复购建。采用这样的管理模式后,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经费出口,预防资产重复购建的现象发生。
(二)有利于发挥闲置资产的作用,节省开支
大部门单位购建资产,一般要先入库上账后,慢慢使用,尤其像营房、军训部门方面的一些耐用品,换一次用几个月甚至几年,库里必须有备用货,当存在库里的资产没有使用时就闲置了。实行预算管理后,各项资产的闲置情况在账面上一目了然,没有用完就不能新购。这样就能有效地发挥已有资产的作用,有利于节省开支。
(三)有利于控制资产流失,杜绝浪费,充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资产实行预算管理后,购进、处置不仅要经预算批准,而且都应有登记,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只管经费出口、不管资产去向、谁用都可以的怪现象出现了。预算管理后,谁领用谁签字,用后再归还,不能再利用的要申请处置报废,并且要有报废产品的残值收入入账,做到账、物相符。这必将有效地控制单位资产流失,杜绝浪费,从而充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二、当前存量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单位的资产应该说大都为单位建设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明显的。
(一)资产的增加与处置没有标准和预算限制
现在各级部门增加资产没有标准限制,想添加什么资产相当随意。其客观原因是,上级或本级财务或本级党委没有明确各级各部门资产的标准限制;另外资产的处置不经财务评估,相当随意,导致资产的流失。
(二)重购建,轻管理
很多单位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购建资产时“一支了之”的情况,即钱花出去了,经费账上也记录了,但资产发挥的作用如何,却无人管了。由于没有经过预算审核把关,甚至有的新构建资产也闲置起来了,造成经费的极大浪费。
推行资产预算管理,向资产管理要保障力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7:1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71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