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中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文章基于对河南省汝州市新兴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微观运行的分析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存在资金沉淀过多、农民收益率低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合理的基金运转机制,同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的建设促进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运行与监督机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金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管理。基金的安全与高效利用直接关系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基金在具体的运行中出现的困境与矛盾应引起高度重视。否则,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可能走“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的老路。本文基于对河南省汝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调查,从微观方面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剖析、思考。
一、汝州市新农合运行情况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2005年、2006年、2007年,综合经济位次在全省108个县市中分别处在30位、29位、30位,在河南省具有一定代表性。截至2006年9月,汝州市总人口815130人,参加新农合667591人,参合率81.9%,高于当时全国的平均数72.6%的参合率。
该市建立了市农合办公室、市区中心工作站、市区中心工作站下属16个工作站。按照《汝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验收标准》确定定点医疗机构,明确责任义务。全市33家医疗机构确定为新农合定点机构(其中市直14家,乡镇19家)于2006年3月20日开始启动住院报销直报程序。
二、基金运行中的困境分析
根据对汝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综合各方意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存在以下困境:
(一)参合群众受益率低,基金沉淀过多
2006年2-7月份平均报销比例有的乡镇只有18%,全市平均报销比例26%。只有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人平均比例达31%。8月份全市平均补助比例只有22.5%。
报销比例过低,资金沉淀过多,出现贫困人群有病仍然不去住院的情况。可能出现贫困人口为富裕人群集资现象,从而造成基金分配与利用倒配置现象(缺少住院病人收入情况调查数据)。
(二)乡镇卫生院补助比例档次过大
《汝州市新型合作医疗公示制度》规定,凡在乡镇卫生院住院超过3天以上,一次住院费用超过起付标准的,可享受乡镇大额补助。本乡镇就医起付标准为100元。补助比例为:100-3000元部分补贴50%,3000-5000元部分补助60%,5000元以上补助70%。在其他乡镇就医起付标准为200元,补助比例为:200-3000元部分补贴50%,3000-5000元部分补助60%,5000元以上补助70%。
(三)住院3日起报销不合理
《汝州市新型合作医疗公示制度》规定凡在本市(县级)医疗机构住院超过3天以上,病人一次性住院超过市级起付标准的,可享受大额医疗补贴。
如果病人住院时间短,平均住院费用本来就很少,再减去起付金额,农民得到的补助金额就会过低。
(四)外市就诊自费比例过大
《汝州市新型合作医疗公示制度》规定凡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批准,在本市以外就医住院一次性超过5天以上(死亡例外),住院费用超过600元的可享受大额医疗补助。起付标准为600元。补助比例为:600-3000元部分补助35%,3000-6000元部分补助45%,6000-10000元部分补助55%,10000以上补助70%。
(五)规定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ct等大型设备检查不报销
一方面,医院大型设备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大型设备使用费用高,而需要利用大型设备检查的病人,自费部分上升,加重病人的负担,“大病统筹”的意义没有完全显示出来。
(六)目录用药范围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范围小于城镇职工医疗用药范围。
(七)存在医生的道德风险问题
自费药用量比例等问题关系到医生的道德,病人一般很难察觉到。在汝州市某医院的自查中,发现:大部分病人均使用康诺注射液;作用机理类似,重复用药严重;用药不合理;其他自费药应用过多;大型检查过多、重复。
(八)关于封顶线问题
新型农村医疗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运行与监督机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金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管理。基金的安全与高效利用直接关系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基金在具体的运行中出现的困境与矛盾应引起高度重视。否则,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可能走“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的老路。本文基于对河南省汝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调查,从微观方面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剖析、思考。
一、汝州市新农合运行情况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2005年、2006年、2007年,综合经济位次在全省108个县市中分别处在30位、29位、30位,在河南省具有一定代表性。截至2006年9月,汝州市总人口815130人,参加新农合667591人,参合率81.9%,高于当时全国的平均数72.6%的参合率。
该市建立了市农合办公室、市区中心工作站、市区中心工作站下属16个工作站。按照《汝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验收标准》确定定点医疗机构,明确责任义务。全市33家医疗机构确定为新农合定点机构(其中市直14家,乡镇19家)于2006年3月20日开始启动住院报销直报程序。
二、基金运行中的困境分析
根据对汝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综合各方意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存在以下困境:
(一)参合群众受益率低,基金沉淀过多
2006年2-7月份平均报销比例有的乡镇只有18%,全市平均报销比例26%。只有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人平均比例达31%。8月份全市平均补助比例只有22.5%。
报销比例过低,资金沉淀过多,出现贫困人群有病仍然不去住院的情况。可能出现贫困人口为富裕人群集资现象,从而造成基金分配与利用倒配置现象(缺少住院病人收入情况调查数据)。
(二)乡镇卫生院补助比例档次过大
《汝州市新型合作医疗公示制度》规定,凡在乡镇卫生院住院超过3天以上,一次住院费用超过起付标准的,可享受乡镇大额补助。本乡镇就医起付标准为100元。补助比例为:100-3000元部分补贴50%,3000-5000元部分补助60%,5000元以上补助70%。在其他乡镇就医起付标准为200元,补助比例为:200-3000元部分补贴50%,3000-5000元部分补助60%,5000元以上补助70%。
(三)住院3日起报销不合理
《汝州市新型合作医疗公示制度》规定凡在本市(县级)医疗机构住院超过3天以上,病人一次性住院超过市级起付标准的,可享受大额医疗补贴。
如果病人住院时间短,平均住院费用本来就很少,再减去起付金额,农民得到的补助金额就会过低。
(四)外市就诊自费比例过大
《汝州市新型合作医疗公示制度》规定凡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批准,在本市以外就医住院一次性超过5天以上(死亡例外),住院费用超过600元的可享受大额医疗补助。起付标准为600元。补助比例为:600-3000元部分补助35%,3000-6000元部分补助45%,6000-10000元部分补助55%,10000以上补助70%。
(五)规定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ct等大型设备检查不报销
一方面,医院大型设备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大型设备使用费用高,而需要利用大型设备检查的病人,自费部分上升,加重病人的负担,“大病统筹”的意义没有完全显示出来。
(六)目录用药范围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范围小于城镇职工医疗用药范围。
(七)存在医生的道德风险问题
自费药用量比例等问题关系到医生的道德,病人一般很难察觉到。在汝州市某医院的自查中,发现:大部分病人均使用康诺注射液;作用机理类似,重复用药严重;用药不合理;其他自费药应用过多;大型检查过多、重复。
(八)关于封顶线问题
新型农村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中的困境与对策
点击下载
上一篇:对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思考下一篇:浅谈利川粮食生产潜力与增产途径
本文2010-08-18 10:06:03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52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