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经济危机下的中小企业应何去何从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537下载243次收藏
   摘要:文章通过对目前经济危机下中小企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分别从宏观层面的调整和企业自救层面两个角度探讨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金融危机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已波及全球,全球经济进入了寒冬季节。目前,在中国的很多经济领域中,相信大多数的企业都已经感觉到了经济严冬的滋味,尤其是“体质”与“抵抗力”更弱的中小企业。据国家统计数据,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超过了半壁江山。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4200万户,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7.7%,上缴税收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8.7%,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与社会的今天。
 
    一、经济危机下中小企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现状分析
 
    中国的中小企业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最为密集,且大多是外向型的出口企业,其多年来依靠低成本的出口发展战略及面向海外市场的订单型发展模式,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近1年多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趋紧的大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出口下滑、经营亏损和困难加重等现象。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倒闭的中小企业大都是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中小企业。依目前的情况看,中小企业倒闭风潮似乎还有蔓延之势。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超过2000万名的工人遭解聘。2009年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全国约1/10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在2009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接近30%,较去年同比减少15%。自2008年以来,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自身质素不高。从内在原因分析,是因为中小企业自身质素不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以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为特征,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自身实力有限,固定资产数额较少等。中小企业的自身缺陷导致其社会信任度低,融资十分困难。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缺乏。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等方面不具备优势,严重制约企业的技术创新。据有关调查,目前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设备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1%,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为41%,处于国内中等水平的为47%,处于国内落后水平的为11%;大部分企业对现有员工的素质和工作状态的评价一般,只有1/3的企业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最缺乏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中小企业在技术、人才方面的缺乏往往同时意味着在信息方面的缺乏,特别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地区,信息方面的劣势表现得更为明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其技术创新对外部环境和服务体系的依赖性较大。
 
    3、融资难。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心头之痛。由于长期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和获取资金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成为长期困扰制约中小企业发展与生存的瓶颈问题。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内因主要有:产权制度不明晰;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账目透明度不高;财务数据失真,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
 
    4、缺乏比较有效的法律保护。中小企业在法律不甚完善的条件下,在经营与发展、贷款与担保、股票债券的发行与上市等融资方面处于十分不利的被动地位,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往往成为不正当竞争的牺牲品。
 
    二、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一)从政策与体制上寻求继续稳定发展的新出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经济危机下的中小企业应何去何从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