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几种策略
摘要: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钢铁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企业要走出困境,必须采取措施以达到化危机为商机的效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狠抓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对标挖潜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库存占用,优化采购结构;及时调整营销政策;精打细算,强化财务管理。
关键词:钢铁企业;金融危机;策略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钢材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钢材价格日趋下跌,形势非常严峻。近期国家虽出台多项拉动经济的相关措施,但短期内还难见效果。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3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97.59点,同比下降44.72点,降幅31.42%。中钢协编制的价格指数以1994年4月的钢材综合价格为100点,从指数就可以看出,如今的钢材综合价格已经低于1994年4月了。在国内钢材价格下跌的同时,钢材出口量也大幅下降。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季度,中国钢材出口514万吨,同比下降54.9%。3月,中国出口钢材167万吨,进口钢材127万吨,而钢坯净进口46万吨;累计下来,中国钢铁产品净进口6万吨。进入2季度,钢材价格仍然在谷底苦苦挣扎,钢铁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面临如此严酷的挑战,钢铁企业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凝聚力
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有人认为重提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对提升经济效益是无法立竿见影的。而事实上,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内化的无形之手,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执行力,进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动力,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衰退大潮的大环境及整体钢铁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难免会遇到来自各方面困扰,如资金不足、市场减少、利润降低等,职工也难免因此对企业的前景及自身的生存发展有着担心,以至于士气低落。在这个时候,如果企业明确了核心理念体系,有发展目标和远景,有整体认可的、符合全员意愿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即使遇到惊涛骇浪也能充分激发职工的工作激情和同舟共济、克服困难的不竭动力。
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能发战胜这场金融危机,还取决于企业是否有一支能打敢拼的职工队伍。适于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已逐渐成为企业实力的象征,成为企业最富有挑战力和竞争力的资本。拥有一支比竞争对手更精练、更高效的团队是企业灵活应对外界挑战长盛不衰的竞争优势。如今很多钢铁企业都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工程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更应该把人才工程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采用多渠道引进和培训企业所需人才。另外,企业还需建立完善、公平、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激励力度,激发职工潜能。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用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激励作用。
三、狠抓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在当前钢铁企业面临空前困难的情况下,支撑企业长远发展壮大和渡过难关的根本出路在于技术进步,在于由此带来的过硬的产品、过硬的质量和过硬的盈利水平。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技术质量工作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钢铁企业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质量保证。要面向一线、面向市场、面向效益进行技术攻关,狠抓产品质量提升,狠抓工艺装备的功能完善,狠抓管理制度的责任落实。要把精力实实在在地放在市场上,深入一线,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的优势,效益的优势。
四、通过对标挖潜提高经济效益
对标挖潜是瞄准先进企业,瞄准先进指标,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高竞争力的过程。它可以丰富和拓展企业的思路,实现降成本目标,达到企业最经济的运转。主动与先进企业对标,不间断地查找差距,弥补自己的短处,是一切优秀企业的特质。钢铁企业要做好主要经济指标和先进企业的对比工作,找出低于钢铁行业平均水平的经济技术指标,努力提高本企业落后的经济技术指标,把降成本的目标选择在同行业先进指标上。通过各工序经济指标的对比,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找到降成本的措施和途径,缩小和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
五、降低原燃料库存占用,优化采购结构
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原材料市场也是急转直下,所以加强库存管理,降低采购成本,也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强化库存管理,应对价格变化
&nbs
钢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几种策略
点击下载
上一篇:上市公司并购动因分析下一篇:小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产品设计
本文2010-08-18 10:05:45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48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