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港口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导向浅析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986下载214次收藏

    一、港口物流的深刻内涵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载体,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物流的内涵正在逐渐扩大,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也在不断拓宽。港口在发展现代物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历史看世界港口的发展历经了3代:海运货物的装卸和仓储中心→货物增值效应的服务中心→国际物流中心。现代化港口既是货物海陆联运的枢纽,又是国际商品储存、集散的分拨中心,集物流服务中心、商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人员服务中心为一体。中国港口物流依托自身独有的优势,迅速挤身于中国物流市场,成为物流业的新锐之一。新时期的港口物流呈现出以下一些新特点:
 
    第一,大物流。经济一体化促使港口物流必须向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港口物流产业内部通过联合规划与作业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通道关系。
 
    第二,一体化。依托港口附近的物流园区开展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提供货物在港口、海运及其他运输过程中的最佳物流解决方案,包括腹地运输、报关、报验、包装、库存管理、提供金融、保险方面整合服务。
 
    第三,虚拟链。港口物流必须是建立在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的高效虚拟供应链,供应链的任何一环都能达到资源、信息共享,实现总体功能最优化的物流服务目标,依托虚拟链形成覆盖全球的虚拟港。这些新特点,都是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不断完善其物流职能,研究现代港口物流功能完善的策略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港口物流的现状及发展优势
 
    (一)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随着对外贸易的往来频繁,港口运输的得到了飞速发展,从而催生了港口物流业。我国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11万公里内河航道,承担着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沿海沿江有1460多个商港。港口和物流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物流涉及到综合运输,外贸货物的物流更以港口为最好的交汇点。在近几年,我国一些港口已建设起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如我国首个保税物流园区——上海外高桥物流基地的建设,积极开发货物分类、包装、加工、配送等新的服务领域,使港区的辐射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得到新的提升。又如深圳港引进外资建设码头,同时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手段,开发港口物流园区,发展集装箱和散杂货集散、中转、拆拼箱、组装加工、海关查验等增值服务。天津港、青岛港、宁波港等,都加大了对港口现代物流的开发力度、正积极向物流型港口转型。
 
    (二)我国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
 
    国内其他港口如青岛港、秦皇岛港、宁波港等都纷纷开展其发展港口物流的研究,加大对港口物流的开发力度,积极向物流服务型港口转型。尽管近年来我国各沿海港口的发展速度较快,但在服务观念以及港口设施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环节薄弱。物流基础设施不足,将制约我国港口物流的长远发展。而且近年来建设的港口,如矿石中转港北仑港区、煤炭装船港秦皇岛和石臼港及大连、天津、青岛、上海、黄埔港的集装箱码头等,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大连、青岛等港的原油装船码头等的港区装备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60、70年代的水平。另外我国港口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港口码头泊位少,特别是大型专业化深水泊位更少,集疏运条件差,中转储存能力低。二是信息系统存在“孤岛”现象,数据交互障碍重重,“一站式”通关方式未能广泛采用。我国沿海港口和大型港口的信息化投入较高,但是信息化服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特别是国际客户需求;对于搞好物流的重要性和长远性认识不足。而在内河港口则是信息硬件设施和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难以有效运用网络信息和电子技术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港口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资源系统配置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环节链。码头前方装卸与后方仓储、运输不协调,尤其是后方仓储,绝大部份存在堆场面积不足的问题。三是港口物流效率不高,物流服务功能有限,物流成本偏高。由于我国很多港口受到体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其港口服务功能局限于装卸、仓储、运输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港口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导向浅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