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思路建议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261下载177次收藏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经 青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黄燕君
 
    摘要:文章探讨了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撑问题的对策,认为当前除了通过货币政策鼓励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外,更重要的是应通过强化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特色和合作竞争,建立多层次农村信用担保体系,规范和创新民间融资行为等措施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以满足新农村建设中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功能;农村信用担保
 
    我国“三农”发展中的金融支持严重不足,成为当前制约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瓶颈,解决“三农”融资难问题迫在眉捷。
 
    一、充分利用货币政策工具,鼓励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
 
    首先,央行可以区别设定不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各类农村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缓减其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同时放宽对农村金融机构再贴现的条件,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
 
    其次,央行可以对城乡实行适度的存贷款差别利率,对支农惠农的信贷利率给予优惠。通过窗口指导和道义劝告等方式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坚守农村,服务农业。
 
    最后,央行应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的新增存款用于支持“三农”发展的比例,确保资金回流农村。
 
    二、突出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特色,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一)农业银行立足县域,加大对农村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当前农业银行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革、筹划资本市场上市的过程中,不能疏忽其为“三农”服务的责任。农业银行近年来将网点基本设置在县域及以上级别,这就应该充分利用县域的资金、网络、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农业银行可以从县域及以上地区吸收大部分资金,但要将相当比例的资金投资当地的主导农产品产业,重点提高对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私营业主、农村民营企业的贷款比率;并切实做好信贷风险防范工作,在支持当地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
 
    (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扎根农村,重点做好农村信贷
 
    首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用社、合作银行等)应充分发挥其长期扎根农村,对当地的农业特色和农户情况十分了解之优势,在进一步做好存、贷、汇等基本金融业务基础上,承担起农村征信制度的建设任务,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可利用信贷员的客户资源及对客户的了解,将每个农户和企业的信贷记录和信用记录建立数据库,完善当地农村的征信体系,实施正向激励和逆向惩罚措施。这种正规化、文档化的信用体系将大大方便今后的农村信贷工作,不仅能帮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思路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