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内战略投资者的思考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内投资者的历史短,明显滞后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且质量和效果远也不及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政策上更得不到支持。但是,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境内战略投资者实力的提高,已经有越来越的大型金融保险机构、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到银行业的改革重组。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引进境内战略投资者,但关键是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引进境内战略投资者的流程需要规范而且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是唯一的选择。
关键词:境内战略投资者;商业银行;改革
一、前言
战略投资(strategic investment)是并购术语,在2005年底出台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中将其定义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中长期战略性并购投资”。战略投资者(strategic investor)是相对于上市公司发起人而言的,是指以资本合作为基础,通过长期持股,寻求战略合作关系的投资者。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认为,中资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应该是注重长期利益、与其入股银行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投资者。金融危机前,国内商业银行争相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甚至将其作为改革的必要过程。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恰逢锁定期结束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开始撤离我国市场,境内战略投资者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二、境内战略投资者的发展
(一)境内战略投资者的发展历程
国内战略投资者最早出现在1999年7月28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首次引入了战略投资者概念,战略投资者被认为是“市场稳定器”。首钢股份作为国内首家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上市公司,在上市首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9200万股股票,并规定锁定期为6个月。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不在于融资的意义,更主要的是稳定市场,对市场认购起到某种表率作用,提升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的信任。之后这种向战略投资者配售的形式屡见不鲜,锁定期也各不相同。商业银行引入境内战略投资者始于2002年4月2日,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a股发行网下向法人投资者配售,其中就包括了10家战略投资者,锁定期为12个月。2004年6月14日,商业银行首次在ipo前引入战略投资者。社保基金以战略投资者身份一举向交通银行投入100亿元,锁定期为3年,以占其资金总量7%左右成为其实体投资的最大一单。2007年4月23日,以“a+h”方式同步公开招股的中信银行,共引进了工商银行、社保基金等20家境内战略投资者,工商银行成为了国内首家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股银行的银行。随着银行业改革的纵深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开始引入境内战略投资者。2006年11月30日,烟台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引进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等投资者,募集股本3.93亿股,募集资金3.93亿元,其中,中国华电认购2.73亿股,占市商行增资扩股后总股本10.9亿股的25%,成为市商行境内战略投资者,这是市商行首次引进境内战略投资者。农村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造是继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之后,银行业改革的第3步。2007年12月,经银监会批准,常熟农商行引入交行作为战略投资者,成为全国首家引入境内战略投资者的农村商业银行。2007年7月5日,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与启东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正式签订《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入股启东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框架协议》,成为国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引进境内战略投资者的首个案例。从以上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境内战略投资者始终紧随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步伐。在改革的各个阶段,从国有商业银行到城市商业银行,再到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中都可以发现境内战略投资者的积极参与。
(二)境内战略投资者的特点
1、境内战略投资者的动机。根据以往经验,投资于银行常常能获得较高的收益率,而且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股银行还可以获得溢价补偿。2003年4月10日,招商银行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上市,仅1年后,10家战略投资者就赚得盆满钵满。其中复星实业申购的3880万股账面获利1.7亿元,而中水渔业至少收益5055万元。而且境内战略投资者投资商业银行有助于和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获得贷款方面的支持和业务上的合作机会。华能集团投资10亿元,成为工商银行的战略投资者。1年锁定期后,华能集团已经退出10大股东的行列,但仍和工商银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2008年工行还成功承销中国华能集团公司50亿元短期融资券。银行以境内战略投资者的身份控股其他银行则是一条跨区域发展的捷径。北京银行参股廊坊市商业银行,以19.99%的持股比例成为后者第一大股。受监管部门异地开设分行的管控,加之直接设立机构的
关键词:境内战略投资者;商业银行;改革
一、前言
战略投资(strategic investment)是并购术语,在2005年底出台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中将其定义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中长期战略性并购投资”。战略投资者(strategic investor)是相对于上市公司发起人而言的,是指以资本合作为基础,通过长期持股,寻求战略合作关系的投资者。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认为,中资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应该是注重长期利益、与其入股银行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投资者。金融危机前,国内商业银行争相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甚至将其作为改革的必要过程。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恰逢锁定期结束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开始撤离我国市场,境内战略投资者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二、境内战略投资者的发展
(一)境内战略投资者的发展历程
国内战略投资者最早出现在1999年7月28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首次引入了战略投资者概念,战略投资者被认为是“市场稳定器”。首钢股份作为国内首家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上市公司,在上市首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9200万股股票,并规定锁定期为6个月。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不在于融资的意义,更主要的是稳定市场,对市场认购起到某种表率作用,提升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的信任。之后这种向战略投资者配售的形式屡见不鲜,锁定期也各不相同。商业银行引入境内战略投资者始于2002年4月2日,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a股发行网下向法人投资者配售,其中就包括了10家战略投资者,锁定期为12个月。2004年6月14日,商业银行首次在ipo前引入战略投资者。社保基金以战略投资者身份一举向交通银行投入100亿元,锁定期为3年,以占其资金总量7%左右成为其实体投资的最大一单。2007年4月23日,以“a+h”方式同步公开招股的中信银行,共引进了工商银行、社保基金等20家境内战略投资者,工商银行成为了国内首家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股银行的银行。随着银行业改革的纵深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开始引入境内战略投资者。2006年11月30日,烟台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引进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等投资者,募集股本3.93亿股,募集资金3.93亿元,其中,中国华电认购2.73亿股,占市商行增资扩股后总股本10.9亿股的25%,成为市商行境内战略投资者,这是市商行首次引进境内战略投资者。农村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造是继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之后,银行业改革的第3步。2007年12月,经银监会批准,常熟农商行引入交行作为战略投资者,成为全国首家引入境内战略投资者的农村商业银行。2007年7月5日,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与启东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正式签订《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入股启东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框架协议》,成为国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引进境内战略投资者的首个案例。从以上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境内战略投资者始终紧随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步伐。在改革的各个阶段,从国有商业银行到城市商业银行,再到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中都可以发现境内战略投资者的积极参与。
(二)境内战略投资者的特点
1、境内战略投资者的动机。根据以往经验,投资于银行常常能获得较高的收益率,而且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股银行还可以获得溢价补偿。2003年4月10日,招商银行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上市,仅1年后,10家战略投资者就赚得盆满钵满。其中复星实业申购的3880万股账面获利1.7亿元,而中水渔业至少收益5055万元。而且境内战略投资者投资商业银行有助于和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获得贷款方面的支持和业务上的合作机会。华能集团投资10亿元,成为工商银行的战略投资者。1年锁定期后,华能集团已经退出10大股东的行列,但仍和工商银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2008年工行还成功承销中国华能集团公司50亿元短期融资券。银行以境内战略投资者的身份控股其他银行则是一条跨区域发展的捷径。北京银行参股廊坊市商业银行,以19.99%的持股比例成为后者第一大股。受监管部门异地开设分行的管控,加之直接设立机构的
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内战略投资者的思考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04:51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32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