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企业危机处理的有关原则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企业出现的危机事件越来越多,而这些日益增多的危机事件正在威胁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危机爆发的预防、应对、化解,已成为当代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以危机的概念为切入点,探索企业危机处理的原则,目的是使危机处理科学化、规范化。
关键词:危机;危机处理
一、危机与危机处理
(一)危机的概念
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对于企业来说,一旦有突发事件或重大事故出现,导致其面临强大的公众舆论压力和危机四伏的社会环境,使企业形象严重受损,重则危及生存,企业的公关活动处于危急状态。危机具有突发性、紧迫性、舆论关注性、破坏性、普遍性等特点。
(二)危机处理的含义
在危机爆发之后,企业应该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对策,这是危机公关成败的关键,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导致了危机对企业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处理不当会使企业多年辛苦建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化为乌有,甚至决定企业的存亡;反之,处理得当可使危机变为转机,为企业赢得良好声誉,给企业的发展创造机会。危机管理大师诺曼·奥古斯丁对此是这样评价的,他说: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处理的精髓。
因此危机处理的含义应是:当危机已经发生,企业启动危机处理程序去应对危机,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与相关公众协调沟通,修正企业形象,改善企业的公关关系状态的过程。
二、企业危机处理的原则
(一)快速反应原则
危机发生后,能否首先控制住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处理危机的关键。
根据危机的特点,危机事件有极强的爆发性和扩散性,在危机出现的最初12-24小时内,消息会像病毒一样,以裂变方式高速传播。而这时候,可靠的消息往往不多,充斥着谣言和猜测。企业的一举一动将是外界评判企业如何处理是这次危机的主要根据。媒体、公众及政府都密切注视企业发出的第一份声明,对于企业在处理危机方面的做法和立场,舆论赞成与否往往都会立刻见于传媒报道。因此企业必须当机立断,快速反应,果断行动, 迅速调查、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程度,及时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因为越早发现危机并迅速反应控制事态,越有利于危机的妥善解决和降低各方利益损失,否则会扩大突发危机的范围,甚至可能失去对全局的控制。
(二)承担责任原则
危机爆发后,不回避,不推诿,沉着应对,以负责任的态度面对公众和媒体等利益相关者。
危机发生后,公众会关心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利益的问题,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无论谁是谁非,企业应该承担责任。即使受害者在事故发生中有一定责任,企业也不应首先追究其责任,否则会各执己见,加深矛盾,引起公众的反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是感情问题,公众很在意企业是否在
当代企业危机处理的有关原则
点击下载
上一篇:阶段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下一篇:托盘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文2010-08-18 10:04:13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23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