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058下载209次收藏
    摘要:科研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科研事业单位的特点,探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约束机制以及特别注意点,并以广东省某研究所为例,探讨如何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
 
    建立健全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制度,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止舞弊行为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确保科研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措施。内部控制制度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大类。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如单位的内部人事管理、技术管理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本文运用内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如何科学构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了探讨。
 
    一、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科研事业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科研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采取各种控制手段,可以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被损坏,杜绝浪费、贪污、盗窃、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
 
    (二)提高科研事业单位高会计资料的质量
 
    正确可靠的会计数据是科研事业单位管理者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做出决策的必要条件,而内部控制系统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使会计资料在相互牵制的条件下产生,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三)加强国家对科研事业单位的宏观控制
 
    针对科研事业单位,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财政纪律及法规要求科研事业单位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来落实,科研事业单位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以进行自我约束,遵循国家的财政纪律和法规。
 
    (四)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经营效率
 
    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合理地对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科研事业单位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科研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约束机制
 
    (一)基本原则
 
    内部控制是一种与实践联系相当紧密的管理手段,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时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生搬硬套,应结合科研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一套真正适合科研事业单位发展和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机制,具体来讲应符合以下原则:
 
    1、合法性的原则。即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
 
    2、有针对性的原则。针对性是指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而不是照搬其他单位的做法。重点考虑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因素。
 
    3、全面控制原则。一是指内部控制的触角要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二是指内部控制应贯穿于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全面规范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使经济业务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
 
    4、互相牵制原则。每一项经济业务活动都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不允许一项经济业务活动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经手办理。
 
    5、成本效益原则。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要考虑控制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之间的比例。单位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