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次债危机引发了人们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关注,我国部分公司也在屡次衍生金融工具中损失惨重。文章从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入手,详细分析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以其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市场;发展
2008年9月26日,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互助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查封、接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桩银行倒闭案。而本轮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则是华尔街所创造的金融衍生品——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由此引发了全球对金融衍生品及其监管的思考。而2004年12月1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公司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总计亏损5.5亿美元。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之路和存在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及特征
衍生金融工具,顾名思义,它是在传统金融工具(如现金、外汇、股票、债券等)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兴金融工具。具体而言,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远期、期货、互换或期权合约,或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金融工具。目前,通过各种派生技术进行组合设计,市场中已出现了数量庞大、特性各异的衍生产品。主要有:衍生工具与基础工具的组合,如外汇期货、股票期货;衍生工具之间的组合,构造出“再衍生工具”,如“期货期权”、“互换期权”等;直接对衍生工具的个别参量和性质进行设计,产生与基本衍生工具不同的衍生工具,如两面取消期权(binary double barrier knock outoption)、“走廊式期权(corridoroption)”等。
通过以上对衍生金融工具定义的分析,可以归纳出衍生工具的以下特征:
第一,衍生性。衍生金融工具是由作为标的的基本金融工具派生而来,它的价值随着标的物的变动而变动,这就是所谓的衍生性。
第二,杠杆性。杠杆性是指衍生金融工具可以以较少的资金成本获得较多的投资,从而提高投资的收益率。这是衍生金融工具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第三,风险性。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性就是指衍生金融工具作为资产或权益在未来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衍生金融交易潜在的收益和风险不像基础金融业务那样透明,一旦交易者对行情判断失误而风险管理不够完善,都会遭受惨重的损失。
第四,保值投机二重性。衍生金融工具既可用来保值,也可用来投机。合约的签约目的不同,将导致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不同会计处理。
第五,创新性。从理论上,衍生金融工具可以有无数种不同的形式。即通过把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基础工具、不同的现金流量种种工具组合起来,形成不同的衍生金融工具。正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使得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总是显得步伐“滞后”。
二、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历史回顾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步开展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试点回顾早在1984年,我国银行率先开始从事境外外汇衍生交易的代理业务,开创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衍生交易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缺乏相应的金融监管等配套机制,国内一度曾出现地下衍生交易猖獗、投机盛行等现象。
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试点中,交易区域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当属国债期货交易。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国债期货交易得到迅速发展,到1995年,各地挂牌的国债期货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市场;发展
2008年9月26日,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互助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查封、接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桩银行倒闭案。而本轮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则是华尔街所创造的金融衍生品——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由此引发了全球对金融衍生品及其监管的思考。而2004年12月1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公司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总计亏损5.5亿美元。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之路和存在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及特征
衍生金融工具,顾名思义,它是在传统金融工具(如现金、外汇、股票、债券等)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兴金融工具。具体而言,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远期、期货、互换或期权合约,或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金融工具。目前,通过各种派生技术进行组合设计,市场中已出现了数量庞大、特性各异的衍生产品。主要有:衍生工具与基础工具的组合,如外汇期货、股票期货;衍生工具之间的组合,构造出“再衍生工具”,如“期货期权”、“互换期权”等;直接对衍生工具的个别参量和性质进行设计,产生与基本衍生工具不同的衍生工具,如两面取消期权(binary double barrier knock outoption)、“走廊式期权(corridoroption)”等。
通过以上对衍生金融工具定义的分析,可以归纳出衍生工具的以下特征:
第一,衍生性。衍生金融工具是由作为标的的基本金融工具派生而来,它的价值随着标的物的变动而变动,这就是所谓的衍生性。
第二,杠杆性。杠杆性是指衍生金融工具可以以较少的资金成本获得较多的投资,从而提高投资的收益率。这是衍生金融工具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第三,风险性。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性就是指衍生金融工具作为资产或权益在未来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衍生金融交易潜在的收益和风险不像基础金融业务那样透明,一旦交易者对行情判断失误而风险管理不够完善,都会遭受惨重的损失。
第四,保值投机二重性。衍生金融工具既可用来保值,也可用来投机。合约的签约目的不同,将导致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不同会计处理。
第五,创新性。从理论上,衍生金融工具可以有无数种不同的形式。即通过把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基础工具、不同的现金流量种种工具组合起来,形成不同的衍生金融工具。正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使得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总是显得步伐“滞后”。
二、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历史回顾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步开展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试点回顾早在1984年,我国银行率先开始从事境外外汇衍生交易的代理业务,开创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衍生交易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缺乏相应的金融监管等配套机制,国内一度曾出现地下衍生交易猖獗、投机盛行等现象。
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试点中,交易区域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当属国债期货交易。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国债期货交易得到迅速发展,到1995年,各地挂牌的国债期货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点击下载
上一篇:内网安全管理系统研究下一篇:会计政策再探
本文2010-08-18 10:03:32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7210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