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367下载229次收藏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机制,全面预算管理是集有效规划、控制、评价于一体的系统化管理。由于我国正处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阶段,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进中尚存在着许多问题,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改进。文章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特征等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并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战略管理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以目标利润为中心,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市场预测为前提,对整个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通过编制全面的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流量预算、损益预算和资产负债预算,并提供全面预算的编制、预警控制、预算追踪及预算分析,从而有效地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完整的指标管理控制体系,建立起绩效考核体系,使整个企业的组织经营活动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的管理系统。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一)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是指实现企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整体行动计划。战略管理是围绕着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全过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对未来的一种管理,是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行动计划,因而属于管理导向性的战略管理。预算管理的战略性主要体现在预算目标的定位上,体现在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战略重点的差异上。
 
    (二)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指企业根据经营或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若离开了经营目标,就失去了预算的意义。企业无论采用哪种预算管理模式,都要在分析战略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企业战略需要提出理财目标。只有在有了明确的理财目标时,预算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和具体的目标。以目标为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以目标指导预算,以预算支持目标的先进管理理念。
 
    三、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清
 
    有的企业为了在企业管理水平认定方面能得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认同,纷纷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制定一系列有关预算管理的制度性文件,出现了为预算而预算的现象;而有的企业认为预算是纯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甚至把预算理解为是财务部门控制资金支出的计划和措施。这些都是对全面预算管理不正确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必然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二)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战略导向性
 
    目前,许多企业并未认识到企业战略的重要性。公司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选择与决策流于形式,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和公司远景预测止步不前。在没有制定公司长期战略的前提下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就会导致只注重短期经济活动,而忽视长期经营目标,使短期的预算指标与未来长期的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相互冲突,各期编制的预算指标衔接性差,令全面预算管理常常处于本末倒置的状态。
 
    (三)全面预算松弛
 
    全面预算松弛表现为故意夸大业务活动预计耗用的资源量及作业难度或故意压缩业务活动预计产出水平。产生预算松弛的诱因或者是管理者通过压低产出预算指标,使实际业绩增大以谋取较高的奖励性报酬,争取升迁机会;或者是通过编制有足够弹性的预算指标,防止经营不确定性导致无法完成预算的风险;或者是通过提高资源耗用预算目标,争夺有限的稀缺资源,降低本部门完成全面预算指标的难度。
 
    (四)全面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
 预算编制是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起点,也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采用何种方法编制预算,对预算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效果。美国等西方国家编制预算时分别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概率预算等不同的方法。而我国大多数企业均采用增量或减量预算编制方法。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增量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