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小企业群构建与运作模式选择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913下载271次收藏

    摘要:企业群是目前国际上产业规划的流行模式,它具有许多单个中小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能够产生较强的集聚经济以及企业间相互合作产生的集群效应,从而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文章在分析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中小企业群的运作特征,提出了提高中小企业群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建立供需链管理模式下的地方网络体系;实施大规模定制的生产运作模式。
 
    关键词:中小企业群;网络体系;运作模式
 
    一、集群企业的发展趋势
 
    中小企业群是一个开放的地方网络组织,它基于企业间的密切合作、较强的产业共同目标意识、社会舆论、地方商业制度、鼓励创新、技能形成、思想流通的制度结构等方面的支持,因而具有许多单个中小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也具有比一般大企业组织更灵活、市场反应更灵敏、效率更高等优势,已成为目前国际上产业规划的流行模式,它能够产生较强的集聚经济以及企业间相互合作产生的集群效应,从而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然而,随着交通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国公司的跨区域经济活动加剧,全球不同区域之间的各种商品、资本及服务贸易增加,全球化进程日益推进。全球化不仅包括经济活动跨国界地理延伸,而且更重要的是国际分散活动的功能一体化。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集群的空间行为与发展路径也因此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集群企业逐渐被并入到国家和全球供应链中,成为多国公司全球网络的一部分,后者利用信息技术协调全球活动;集群企业越来越容易在集群外找到供应商或客商,而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地。
 
    以我国中小企业群发展最快的浙江省为例,近几年出现了一个个在全国甚至在国际上都有一定影响的中小企业群,如绍兴的轻纺企业群、嵊州的领带企业群、海宁的皮革企业群、永康的五金企业群、义乌的小商品企业群、诸暨大唐的袜业群等。这些中小企业群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但是目前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根本原因是这些企业群大多属于企业扎堆,没有真正形成良好的供需链体系,产业聚集效应没有发挥出来。中小企业群“小而全”的状况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另外,这些中小企业群与科研院所合作较少,尽管有不少大学或研究机构大都有相当的研发能力,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邻近的科研机构大都没有较好地成为企业群创新的外援,不利于中小企业群创新能力的发挥及整体工艺技术的提高。
 
    面对挑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中小企业群的现状及特征,将研究重点从目前的宏观政策、基础设施等宏观层面转移到企业群内部运作机制及管理模式的更深层次上来,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中小企业群的运作管理分析
 
    单个企业在规模、资金、管理能力与技术水平等方面具有先天性的不足,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抗衡,但是,由相关中小企业联合而成的中小企业群却具有独有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运作战略上可采用纵向一体化模式
 
    中小企业群一般具有相对完整的部门结构,包括设计、生产、销售部门。生产商或贸易商负责从接单、组织生产、质量检验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协调与各类专业供货商的关系,是一种纵向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二)生产运作方式上变小批量为大批量
 
    我国中小企业群大多数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以市场为导向,以大批量生产方式为主,产品主要覆盖包括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生活必需品甚至高档消费品等专业市场。
 
    (三)物料供应上采用灵活的方式
 
    灵活多变的在原材料供应方面,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有两种业务关系,一种是与原材料供应商保持相对固定的业务联系,以保证原材料质量的稳定;另一种是为了使供应商在原材料品种、质量、价格方面形成竞争,采用临时性的供货关系。
 
  &nb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小企业群构建与运作模式选择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