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媒体信息对未成年人品行的不良影响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780下载217次收藏
   随着现代媒体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已无法摆脱对媒体信息的依赖。缤纷繁杂的媒体信息时刻充斥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每一个人都产生了毋庸置疑的影响,尤其媒体信息环境对未成年人品行的影响最为深刻。
 
    一、媒体信息影响下的未成年人品行
 
    所谓未成年人品行,主要是指未满18周岁的婴幼儿童、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举止仪表。在繁杂媒体信息的影响下,未成年人品行的健康成长受到了很大冲击,出现了一些信息时代的特征。比如未成年人对泛滥媒体信息的不当摄入,使得他们良好思想道德基础发生不良倾向,健康心理成长产生障碍,正常性格与行为发生异常等。
 
    二、媒体信息对未成年人品行的不良影响
 
    媒体信息在未成年人教育培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要充分肯定,但对未成年人品行造成的不良影响更值得我们重视。
 
    (一)媒体信息的不当摄入容易造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偏差
 
    当前在未成年人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媒体信息,这些信息绝大多数是健康的,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也是有益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信息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可能产生危害。这是因为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品质形成阶段,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道德品质基础不稳定,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对一些现象容易产生认识偏差,加之教育引导不及时,从而导致未成年人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产生偏差。未成年人的年龄越小,其思想道德基础受到的影响就越大,甚至可能养成终身难改的习惯。有研究表明孩子思想道德基础的形成与早期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孩子道德品质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来说,4-5岁的孩子在道德品质上已有了明显的个体差异,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品质改变的可能性越小。美国心理学家强调,孩子的性格可能在6岁以前便决定了。这就是人们常讲的孩子“从小看大,3岁至老”的道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媒体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孟母三迁”的故事其实就说明了信息环境对未成年人影响的重要性。孩童时期的品行是未成年人未来立身做人的基础。媒体信息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高洪波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未成年人的精神乳汁,而低劣的、粗制滥造的精神垃圾则是让分辨力不强的未成年人走向歧路的诱饵。调查中发现,接触书籍、报纸、杂志和广播较多的儿童,在道德量表上的得分较高;喜欢电视、广播、书籍、报纸中知识性内容或儿童文学内容的儿童,在道德量表上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析媒体信息对未成年人品行的不良影响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