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中国戏剧中的悲剧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8-18浏览:2253下载199次收藏

    摘要:提起悲剧,首先让我们想到的会是古希腊的悲剧,剧中主人公的那种顽强的与命运抗争,与比自己强大的势力斗争,带给了人们难以述说的震撼感。可是如果说这就是悲剧,那它需要的就是强烈的震撼感和令人痛苦的结局,悲剧所要求的就是这些么?那么,我们再回头翻看一下中国的戏剧,如果这就是悲剧,那么中国是否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呢?
 
    关键词:悲剧;中国戏剧
 
    悲剧,依据划分的范围,应该可以分为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和戏剧意义上的悲剧,而本文要讨论的是戏剧意义的悲剧。
 
    一、悲剧的内涵
 
    对于我们平常所讲的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应该指的是戏剧角度的悲剧。最早对戏剧角度的悲剧作出较为完整地解释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他在阐述自己美学思想的作品《诗学》是这样说悲剧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摹仿: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他对悲剧情节的看法是:“如上所说,在最完美的悲剧里,情节不应该是简单直截的而应该是复杂曲折的;并且它所摹仿的行动必须是能引起哀怜和恐惧的——这是悲剧摹仿的特征。因此,有3种情节结构应该避免。
 
    不应该让一个好人由福转到祸。也不应该让一个坏人由祸转到福。因为第一种结构不能引起哀怜和恐惧,只能引起反感;第二种结构是最不符合悲剧性质的,悲剧的条件它丝毫没有,它既不能满足我们的道德感,又不能引起哀怜和恐惧。
 
    悲剧的情节结构也不应该是一个穷凶极恶的人从福落到祸,因为这样虽然可以满足我们的道德感,却不能引起哀怜和和恐惧——不应遭殃而遭殃,才能引起哀怜;遭殃的人和我们自己类似,才能引起恐惧;所以,这第三种情节既不是哀怜;也不是可恐惧的。
 
    剩下就只有这样一种中等人:在道德品质和正义上并不是好到极点,但是他的遭殃并不是由于罪恶,而是由于某种过失或弱点。”亚里斯多德关于悲剧的解释比较切中要害,因此,他的说法对于后世的创作影响是非常大的。到了德国古典主义美学时期,黑格尔提出了悲剧发生于“矛盾冲突”,他将辩证法运用到了对悲剧现象的分析之中。
 
    冲突使戏剧构成的基础,戏剧冲突的性质决定了戏剧的性质,没有了冲突就没有了喜剧。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的解释的3要素:严肃性,完整性和贯穿性,这应该是亚里士多德所要求的悲剧的冲突的基本特点,但是完整性和贯穿性是戏剧冲突所要具备的基本要素,所以严肃性应当是悲剧足以与其他要题材戏剧向区分的基本要素。悲剧冲突的严肃性——照苏国荣先生的解释应当是指“由悲剧性冲突形成的基调和风格是肃穆、悲壮、凄凉的,而不是轻快和欢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这种冲突的严肃性的认识是:“戏剧冲突的悲剧性是历史的必然性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的不可实现性之间的冲突。”这样就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简言之,就是事物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性造就了戏剧悲剧。
 
    二、中国传统“悲剧”的特点
 
    严格地讲,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应该是抽取了所有类型的悲剧的综合体”,既然是所有类型的悲剧,就是说悲剧的标准不应该是单一的,悲剧的定义也并不是单纯的,就像“一千个观众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各个历史阶段,各个民族,各个作家的悲剧都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中国戏剧中的悲剧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