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长创先争优研讨文章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10-08-14浏览:2129下载284次收藏

 “振兴xx 创先争优”是xx乡党委一班人的集体誓言。这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正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带领全乡广大干群,锐意进取,大胆改革,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xx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调农活商上实现新突破。xx乡传统上是个典型的农业乡,90%以上的农民靠一年两季的庄稼地来自给自足,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后劲不足。乡党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总结提出了“调农活商”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寻求突破,把全乡经济发展推向了全新局面。“调农”就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加之对新生事物的可疑性,群众积极性不高。为此,乡党委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农户家中,向群众宣传科技致富的典型,教育引导他们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顾虑。实实在在的效益更有说服力。为此,班子成员带头号召全乡干部职工建立示范点,不但领着群众干,而且要干给群众看。2008年,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创新了“三位一体” (即公司负责技术服务、种植大户出资承租土地、农户参与生产管理)的经营模式,通过反租倒包、“基地+农户”,既提升了烟叶规模种植水平,又拓展了群众增收渠道,现实了烟叶种植效益的最大化,形成了良性发展循环。2009年整合土地1000亩, 在曾楼村建成了千亩连片烟叶种植示范园,亩产收入可突破4000元大关。直接增创收入380万元。新建成食用菌菇棚89座,年产干菌8.7万斤,增创效益97万元。要想土里刨金,就得创出特色。在市场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乡党委确立了发展反季节和无公害蔬菜种植的指导思想,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开阔视野,调出特色,创出效益。针对缺少技术、人才和销路的实际情况,组织乡村干部、群众代表多次奔赴安徽阜南等地参观考察,学习技术,积累经验,采取土地流转,引进安徽种植大户到xx承包经营,规模种植,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路子,成立了xx县龙腾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了标准化反季节果蔬基地。目前,已整合土地450亩,已建成标准钢架温棚456个,联系带动农户230户,总投资400万元以上。种植的黄金瓜、九香白玉瓜及杭椒等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南京、苏杭、重庆等地。亩产效益12000元,安排就业群众300余人。该项目计划在年底前,再整合土地600亩,再建大棚700个,意向有400户群众参与入股。被群众誉为能致富的“白色工程”。在发展养殖业上,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协会组织,帮助群众扩大养殖规模,改良畜禽品种,建立疫情监控防治体系,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了养殖户后顾之忧,群众养殖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为了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效益,积极引导群众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建立了xx“福源”、高白玉“玉龙”、孟楼“富民”、曾楼村“康达”、班闫“宏达”5个标准化示范养殖小区,全乡养殖业向着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方向扎实迈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长创先争优研讨文章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