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立足边疆实际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10-08-10浏览:2634下载198次收藏

立足边疆实际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农业、农村、农民即我们常说的“三农”问题,是当前困扰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难点,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瓶颈,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着重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思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讲话中明确指出,其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其二,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其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嘱目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农工商与城乡关系。全党同志都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同时,党中央又提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现立足我县实际,浅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思路。  

一、基本情况  

绿春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与越南莱州省猛谍县接壤,国境线长达 153公里 。全县辖八乡一镇,81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733个村民小组,41,863户,全县21.3万多人口,其中:农业人口为18.6万人,占90.3%,非农业人口2.7万人,占9.7%。县内主要居住着哈尼、彝、瑶、傣、拉祜、汉等六种世居民族。由于绿春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的特殊性,财源支柱单一,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1 000元,人均口粮不足 250公斤 ;2009年度全县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1,107万元,而财政支出却达69,226万元,财政自给率仅16%,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但财政支出仍然居高不下,收支矛盾日益加剧,是国务院确定的典型的集“边、山、少、穷、战”五位为一体的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  

二、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有改善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动力,也仍然会碰到一些影响因素的阻力。就绿春县的情况看,由于地区经济基础、地理环境限制,面临的困难较多。  

(一)农民的生存环境和农业生产依赖的生态环境脆弱,新农村建设思想认识不足  

由于地理环境因素,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农民观念意识滞后,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未带动起来。如为实现通路、通电、通水“三通”,部分偏僻乡村,由政府扶持开挖乡村公路,却因老观念影响,目光短浅,见识狭碍,受部分民众阻挠,虽多次做思想工作,疏通引导,但仍不开窍,未能顺利开通公路,依然处于人背马驮的运行现状。农民积极性不高,新农村建设仍然受落后思想意识的束缚和影响。  

(二)财政对“三农”资金投入与农业发展现实需要还有很大差距,新农村建设资金难以保障  

近几年,为了做大财政“蛋糕”,在政府领导下,采取了“现实与潜力并重,长线与短线并举”的措施,一方面,通过落实好国家的有关政策,把已经显现的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变为财政收入;另一方面,通过支持经济发展,把尚未开发的经济潜力做成现实的经济“蛋糕”,相应增加财政收入。我县充分利用水域优势和绿色产业开发,在绿色产业开发与电矿产业建设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相应地,财政收入也实现快速增长。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全县还有上千万元专款挂账尚未消化,财政包袱沉重,财政无法安排更多的资金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财源后劲不足,财源建设没有好的增长优势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立足边疆实际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