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技推广中心党员创先争优演讲稿

栏目:演讲稿发布:2010-07-19浏览:2680下载151次收藏

献身农业,服务农民,是我一生的追求
---县农委“创先争优”活动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xx县农技推广中心的一名普通党员。今天,在庆祝建党89周年之际,我能有幸参加县农委“创先争优”活动报告会,心情无比激动,感到莫大的光荣的自豪!

我于1982年从宿州农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多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培养下,我刻苦钻研业务,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广大农民群众做了一些实实在在在的事情。回顾我的工作历程,献身农业、服务农民是我一生的追求。

我从校门到田间地头,一直同广大农民群众打交道,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开展农技培训、农技咨询、农技辅导,把每项农业生产新技术送到村送到组,送到农户手中、心中。

1995年到1997年,我在黑石渡镇承担了全县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攻关试验研究及示范项目。三年的时间,我在试验田及示范田块细心的观察、认真的记载,累计收集了8000多个试验数据,亲自从事田间试验操作项目达200项,主持召开田间现场会150场次,试验示范获得了成功,水稻产量由中低产上升到中高产档次。三年累计建立高规格高产示范片1200亩,带动辐射示范片17500亩,实施农户达5000户,使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新技术在黑石渡从无到有,从小面积到全面普及,平均高产示范片亩增产稻谷104公斤,总增稻谷218.4吨,全镇仅此一项增收稻谷766.5吨,总共增收产值达100万元。该项目获得了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励。

1997年,我在全县率先行进水稻旱育无盘抛秧试验。无盘抛秧技术是对传统栽秧技术的一次重大改革,它简化了水稻种植工序,劳动工效提高了十倍以上,每亩增产100斤以上,同时把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解放出来了,转移到城镇务工,增加农民收入。

然而这项技术的试验及推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在黑石渡乡黄家畈村的11队挑选了黄宝超户作试验,为消除该户后顾之忧,我个人拿资金作为风险金担保,落实了1.6亩田进行水稻无盘抛秧试验。当时,秧苗抛下去后,受到了不少群众的冷嘲热讽,甚至指责。说这哪是栽秧,简直是胡闹,这样栽秧怎么能生长,又怎么能丰产呢?当时我心里也有所犹豫,毕竟从来没有做过,但我认为任何新生物,都必须有人去尝试,有人去冒险,有人去牺牲,更何况水稻抛秧是一项惠及千万农户的好事,我不去做,谁去做呢?最后我坚定自己的信念、冒着风险、顶住了压力、横下一条心继续干了下去,从播种、育苗、抛秧到田间管理全过程我都亲手操作示范。为了一块抛秧试验田前后60多次,骑自行车颠簸在几十公里的山间小道上,我也心甘情愿。经过精心管理,水稻长好了,我晒黑了变瘦了,当年试验成功了,比其他稻田增产100多斤。当看到丰收的稻谷,所有的委屈及苦累都烟消云散了,最后只有了快乐。此后我对抛秧技术进行了认真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写出了详细的研究报告,为以后推广抛秧技术推广打下了基础。1998年,为大面积推广无盘抛秧新技术,我又在其他村选择了5个农户进行示范。这一次推广难度就更大了。我带着农技站的同志帮这5户把秧抛下去。结果,其中有2户人家由于受不了他人的讥讽嘲笑,连夜把抛下去的秧都拔掉,第二天找人又栽下去。我知道后非常气愤,简直哭笑不得,但又能怎么办呢?只好又另外寻找了2户做示范,抛秧后在整个立苗期亲自带人日夜看管,防止农户再拔掉重栽。功夫不负有心人,这5户抛秧的水稻比没有实行抛秧技术的增收明显,得到广大农户的一致认可,从此,无盘抛秧技术在黑石渡一传十十传百地推广开来。

2000年,组织上把我从黑石渡镇农技站调到县农技推广中心,这使我在工作上有了新的平台。为使水稻无盘抛秧技术在全县推广应用,我针对全县的实际情况,选择了1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技推广中心党员创先争优演讲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