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市新一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工作会议讲话稿

栏目:指导讲话发布:2010-07-02浏览:2154下载185次收藏

统一思想    强化措施  
确保新一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顺利实施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措施,认真落实我市新一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市乡两级财政分配关系,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对接“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会,王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和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意见,我先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毫不动摇推进改革  

我市从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至今,已经实施了三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1995—1997年实行的乡镇财政体制模式是:划分收支范围,核定收支基数,定额递增上缴或定额递减补助,收入全额上解,支出按进度下拨,预算自求平衡。1998—2002年实行的乡镇财政体制模式是:划分收支范围,核定收支基数,定额递增上缴或定额递减补助。2003—2005年实行的乡镇财政体制模式是: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定额上缴或定额补助,一定三年。后来,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2003—2005年的乡镇财政体制又顺延了四年,一直执行到去年。  

前三轮乡镇财政体制在实施期间,明确了市乡两级财政分配关系,调动了乡镇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提升了乡镇财政整体实力,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但是,近几年国家各项财税改革不断深化、财税政策不断调整,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今年开始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市乡财政收支范围和收支结构都发生了新变化,我市现行体制在税源划分、收入级次界定,以及满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强化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弊端,与新形势新任务明显不相适应,推行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制订好新一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去年11月份市里成立了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市财政局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先后深入30多个机关单位和80多个企业进行调查座谈,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同志加班加点进行数据测算和方案设计。方案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已在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可以说,这次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完善,不是一两个人的意见,也不是仓促的决策,而是在全面总结前三轮体制经验、认真分析全市财政运行情况的基础上,着眼长远发展而作出的慎重决策。  

在新体制制订过程中,一些乡镇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和要求,我们在调整完善时,尽可能的做到了公平合理,统筹兼顾。新体制出台后,少数乡镇可能会有一些意见和想法,这我表示理解。但推行新的体制,势在必行,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统一思想,毫不动摇地推行。  

(一)财政困难普遍存在,唯有共同克服。近年来,乡镇财源基础薄弱,收入增长乏力,财政供养人员过多,支出压力过大,加之一些乡镇存在历史亏空,财政普遍比较困难。但市财政比乡镇财政面临的压力更大,其成因错综复杂,主要是可用财力严重不足,欠账包袱沉重,支出需求巨大。特别是新一轮体制重点考虑了乡镇行政运转经费和财源建设扶持资金,市里的困难和压力更大。这些问题不可能因一朝一夕、一己之力能够解决,也不可能依靠新体制把各方面的困难全部解决。只有依靠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克服,才能逐步加以解决。  

(二)收支压力与日俱增,唯有一起担负。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税费新政策的影响,我市财税收入增长放缓,上级转移支付增量大幅减少,而近年保增长保民生促发展等支出项目多,资金保障任务重。目前全市重大项目建设财政配套投入资金已达2.4亿元,后续投入压力更大,可以预见的医改、公务员津补贴提标等新增支出高达6000万元以上,收支矛盾日益尖锐。尽管市乡两级已“分灶吃饭”,但总体而言,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是一个封闭的体内循环系统。系统之内的财政收支是相对固定的,所有的矛盾和困难也只能在系统内加以解决。一些乡镇要求核减收入基数,你这个乡镇的收入基数减了,势必会有另一个乡镇增加基数,手心手背都是肉,就只能适当平衡。而减了收入基数,新增支出将更难予以保证。因此,面对困境,市乡两级只能千方百计创收,想方设法节支,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三)全面平衡难度很大,唯有相互体谅。在新体制中全面平衡难度很大,各地要求和愿望不可能在新一轮体制中全部兑现,各地的实际困难也不能全部在这轮体制中彻底解决。再者,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也只是某一定时期内的一种状态,各地的发展却是不平衡的。所以,我们要求大同,存小异;谋大局,看长远。不要拘泥于比较哪个乡镇基数多1万,少1万,而要从长远利益着眼,抓经济,促发展,培财源,壮实力。  

总之,各乡镇、办事处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局部服从全局,眼前服从长远,统一思想认识,坚决无条件、毫不动摇地执行新一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市四大家高度重视新体制的实施,绝不允许乡镇、办事处添麻烦、出难题、找岔子,影响新体制运行。财政、国税、地税、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要与市里、各乡镇办事处紧密配合,步调一致,确保我市新一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顺利实施。  

二、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精神实质  

新体制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对接省对县市财政体制的调整,巩固农村综合改革的成果,进一步理顺市与乡镇的财政分配关系,健全和完善激励性财政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不断增强乡镇财政实力,逐步缓解乡镇财政困难,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  

新体制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一是统筹兼顾,合理分配的原则。新体制在兼顾市级财政支出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考虑乡镇财政利益,努力保证乡镇组织运转的基本支出需求。在收支基数的核定上,采用统一口径、统一标准和统一政策,尽可能缩小乡镇间人均财力差异,以促进乡镇间公平竞争和经济协调发展,对个别税源贫乏、偏远山区、财政包袱沉重的乡镇给予适当倾斜。二是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全市新一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工作会议讲话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