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油料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文件精神,积极配合和实施农业部“振兴油料生产计划”,充分调动农民油料种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恢复发展油料作物生产,切实增加食用植物油的有效供给,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按照《江西省油料高产创建实施方案》的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坚持立足资源开发,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油料生产和加工水平,增加油料生产和加工产量,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率。
重点工作:优化区域布局,开发冬闲田,提倡旱地种植,全面恢复油菜种植面积。加强科技创新,着力提高单产;调整产品结构,着力改善品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油料产业化经营;以政策为保障,调动各级政府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油料生产迅速恢复发展。
二、创建目标
三大油料作物高产创建目标是:
(一)油菜:全县播种面积油菜20万亩以上,其中双低油菜19.2万亩(优质率达96%),平均亩产达到100公斤以上;在**镇建立核心示范区面积1万亩,在该镇**村建立百亩展示区,万亩核心区平均亩产达到200公斤以上。
(二)花生:全市播种面积花生1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达到215公斤以上。在**乡镇建立百亩技术展示区。
(三)芝麻:全市播种面积芝麻1万亩以上,平均亩产达到82公斤以上;在**乡镇建立核心示范区面积0.2万亩,在平均亩产达到100公斤以上。在该街道朱坊村委建立百亩展示区。
三、创建内容
(一)示范优良品种。根据油料高产创建总体要求,结合各示范区生产、生态特点与优势,组织专家组论证,确定并推介一批高产创建主导品种。我县主推广油菜品种为赣两优二号、德油早1号等,花生主推粤油7号等,芝麻主推赣芝5号、中芝12等品种,确保推介品种在核心示范区和我县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并通过统一供种方式,使核心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二)集成高产技术。本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节本增效、高产优质的原则,在选择确定示范推广品种的同时,加强栽培技术的集成与配套,与良种推广补贴、油料生产“321”工程、科技入户、植保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项目紧密结合,实现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集成、配套、创新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强病虫害防控。坚持“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工作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控工作,切实减少生物灾害损失。及时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准确预报发生趋势,提前制定重大病虫害防控预案;根据病虫害发生形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组装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开展统防统治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总体工作计划,重点做好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进一步增强示范辐射带动功能。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依托,以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求规律为基础,以高产创建产量目标为指标,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为示范区技术指导人员及农民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改进施肥方法等提供技术服务,解决农民施肥用肥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
(五)推进机械化生产。应对留守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的大趋势,针对油料生产机械化的关键和薄弱环节,加强配套农艺措施的研究与推广,促进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在全市重点示范推广关键环节机械化土产技术,提高油料生产作业效率和种植效益;大力推广节本增效的效果突出的机耕、开沟技术,逐步示范推广油莱机收技术,试验示范油菜、花生、芝麻机播和花生机收技术,努力提高油料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
(六)建立百亩技术展示区。在核心区内建立100亩的技术展示区。集中展示新品种和土肥、植保、农机及综合集成等技术,便于宣传推广。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组领导,规范项目管理。一是参照粮食高广
2010年油料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本文2010-06-14 21:25:35发表“策划方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7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