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调研报告
聚焦广阔天地,关注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越来越被社会广泛重视。在城市,老年健身运动不断加强,老年人活动场所和活动设施也在频频增添。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老年报、老年健身馆、公园、广场等等,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新的生机。特别欣慰的是,近年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声呼吁关心老年人生活,党和国家也将关心老年人生活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当然,这里也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需我们研究解决。而我今天所要说的是关于农村这一块,相对来说,被社会重视程度要弱得多。虽然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从过去有房子住、有饭吃、有衣穿,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逐步过渡到活得宽裕些,活得健康些,活得快乐些。也就是说,不仅是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精神生活也提出了需求。但是,由于其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来源、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多种局限,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显得不高,特别是精神文化方面的生活需求,显得无人问津,还没有引起社会广泛重视,至少说,社会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目前,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究竟如何?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堪忧”,或者用四个字概括:“不容乐观”。特别是有些山区、边区、贫困地区,还有不少阳光难以照到的角落,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和外部世界、和城镇相比,差异很大。这里,笔者将走访调查所得情况择取几个典型罗列如下,以便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并供专家研究方略。
一、关于目前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
一是成为儿孙们的保育员和村庄住户的保安员。现今,农民进城打工或进城做生意进而定居的越来越多,他们往往将在农村中的住房交给已上了年纪的父母们看守。为了自己能更安心地干活,又将自己孩子们交给父母看管。这在农村,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如有两位富裕起来的老人,他们的四个儿女都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业已成家,各有子女。四个儿女都有可观的收入,他们表示:只要把孩子带好,衣食住行等费用尽管开销。这算是被儿女们孝敬的了。从一定角度来说,他们是幸福无疑的。当说他们是幸福的,他们苦笑着说:“前一福,后一福,乌鸦啄断背心骨。”进而数落起对四个孙儿孙女看管照料、饮食起居、上学接送的苦衷。又指着宽敞明亮的房子说:“这楼房是小儿子的,大儿子的在村那头,为了防着小偷行窃,等到孩子们晚上都睡了,老俩口各奔东西,各守一幢楼房。孩子们做作业时,我们电视不能看,连大声说话也不行。俗话说能挑千斤担,不带四两娃——真的是被家和儿孙们捆住了手脚,又累,又没个自由。”这个村有28户人家,百分之八十都是这样,老年人在家当保姆,当保安,失去了他们应有的自由和快乐。
二是最怕大病和伤残。老年人由于年高体弱,往往腿脚不灵,容易摔跤,不是折断腿就是扭伤了腰。而有的医院怕这样的老年人住院,能推的尽量推,使他们得不到及时治疗。特别是家庭贫困的,一旦得了大病,由于出不起昂贵的医疗费,只好待在家中硬拖,肉体上遭痛苦,精神上受折磨。
三是“五保”老人难得保。一些贫困地区,村级经济不发达,农民生活也艰难,社会机制不完善等种种原因,造成对“五保”老人的衣食住行都难以保好,更谈不上在精神文化上给予关心照顾了。能保证他们不受冻饿之苦,也就是做得很不错的了。据了解,大多数“五保”老人都是往房简陋,没有电视、收音机,生活清苦,精神孤独,卫生状况极差,甚至受歧视,难以与人接近,更谈不上欢度晚年了。随着社会的进步,有的乡镇经济条件好一点,注意到公益事业,办起了敬老院,
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调研报告
本文2010-06-13 11:24:02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760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