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注重实践培养 强化考核督导
--xxx镇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2006年全省开始招录大学生“村官”,古交市委组织部先后分配到我镇大学生村干部14人,其中男8人,女6人。这批“村官”素质高,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有朝气、有干劲,具有一般乡镇干部和村干部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由于大学生“村官”通过考试进入村干部队伍,财政发工资,却又没编制,身份很特殊,许多人只是将这个岗位作为一份临时工作,作为今后发展的一个“落脚点”和“中转站”,思想上存在得过且过的想法,管好带好这些人,确实有些难度。为此,镇党委、政府作为大学生“村官”的直接管理者和引导者,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和使用的长效机制,从组织建设、搭建载体、制度创新等方面,为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的发展舞台。我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项制度,促进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规范化。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把大学生“村官”作为乡镇后备干部加以培养,专门成立了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组宣统委员和团委书记为成员的大学生“村官”管理培养领导小组,规定“村官”所在村(居)的支部书记和包村领导是大学生“村官”管理培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平时工作的督查指导,将任务此项工作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到人。
(二)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管理。为使“村官”管理培养工作有章可循,防止由于村内管理不严,导致他们放任自流,我们实行“镇管理、村使用”的办法,即镇党的委进行日常管理和工作安排,重点服务所在村的办法来管理大学生村干部,制定了大学生村干部考勤制度、例会制度、工作制度、工作日志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督查制度、信息报送制度、资料登记归档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培养联系人制度等十项管理制度,出台了《xxx镇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法》、建立了“村官”成长档案,形成较为全面的管理培养制度体系。
(三) 强化考核激励,树立争先意识。全面推行大学生“村官”考核测评制,考评实行每季度一评议、半年一考核、年末组织综合评议,以平时测评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跟踪了解、全面掌握。年度考核由镇、村(居)共同组织完成,“村官”根据履职情况进行自评和总结,向所在村(居)进行述职,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从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民主评议,再由镇、村对其作出综合考核鉴定,并将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档案。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规定凡考核优秀的“村官”,享受“三个优先”即优先发展党员、优先纳入镇后备干部、优先推荐荣誉,激励大学生“村官”的争优进取意识。
二、强化学习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全方位提高大学生“村官”的任职能力
(一)强化学习培训,提升综合素质。一是制定“村官”培养“五个一”工作要求,要求他们每日写一篇工作日志、每周一次作一篇工作回顾、每月进行一次工作汇报、每
乡镇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培养经验交流材料
本文2010-06-12 16:56:30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7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