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恩泽百姓、惠及子孙”的“惠民工程”,是覆盖农村、缩小城乡差距的“富民工程”,也是“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德政工程”。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在2009年建国60周年之际,迅速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且挤进了国家级新农保试点县盘子。为提高全县广大农民生活保障水平,促进和谐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实践与经验
我县从 2009年10月1日 正式启动新农保工作以来,全县上下通过广泛宣传政策、试点引导、典型带动等多种形式,新农保政策进入千家万户,深入人心,让百姓看到了实惠,吃下了定心丸,全县广大农村居民参保积极性空前高涨。截止2010年5月底,全县参保缴费的群众共28569人,占应参保对象的90.7%,累计收缴参保资金347.71万元,已发放养老金7500余人,累计发放养老金341.25万元。
——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是县委、县政府关注民生、解决民生的具体体现
2007年,我们在全市率先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了老百姓“病有所医”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2009年初,县委、县政府把“听民声、解民忧、帮民富”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载体,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通过积极争取和深入调查研究,明确了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和谐建设的工作思路,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县委、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乡村了解群众的对参保缴费的意见建议,掌握对养老金的愿望要求,并赴最早试点的宝鸡市凤县参观取经,制定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并根据国务院《指导意见》和省政府《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对参保补助和待遇补贴作出了适当提高,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农民养老的关怀。于 2010年10月1日 在全县14个乡镇近6万农村人口中正式启动,为今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县上下齐动、齐心协力是保证新农保政策深入推进的前提
作为试点,全市仅此一家,没有经验可借鉴。在推动过程中,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动员,广泛示范引导,使新农保试点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加强领导。落实三级书记抓农保的领导责任,县、乡镇、村三级书记担任各级新农保领导小组组长,行政领导任副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责任副组长具体抓落实,各联乡镇领导任驻乡镇工作队队长,抽调了98名科级领导组成98个工作组驻村宣传政策抓进展,保证了新农保全面推进。二是深入宣传。全县各级各部门通过宣传讲座、电视、网络、印发政策指南、新农保挂历等多种形式,对全县16800户农村居民进行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咨询活动,保证新农保政策家喻户晓,成人皆知。三是示范引导。在建国60周年前夕,在9个乡镇对符合条件的783名农村老年群众举行了农村养老金首发仪式,让更多的群众看到了新农保政策给农民养老带来的实惠,村组干部、农村党员带头高档次参保缴费更加坚定了农村群众的信心。四是服务周到,政策扶持。各级工作人员深入乡村院落开展政策宣传的同时,积极为农民提供参保资料提供便利。
——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各级当前关注的重点,已经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要了解老百姓在想什么,最需要什么,最关心什么。养老问题,涉及每一个农村家庭、每一个农民的切身利益,解决了农民养老问题,农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就可以大胆地走向市场,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推手
我县是典型的版图大县,人口小县,全县人口7.9万,其中农业人口5.9万
我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2010-06-08 08:49:07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