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级人事人才十二五规划

栏目:工作计划发布:2010-06-05浏览:2682下载201次收藏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加快发展我县人才事业,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智力的需要,并促进我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xx县人才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人才发展成效

“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以人才强县战略为统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开展工作,努力在扩大人才数量、调整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做好人才选用上下功夫。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亦为我县今后的人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县行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情况

1、行政机关公务员现状。我县现有行政机关公务员835人,其中女性268人、少数民族365人。从学历上看:具有研究生学历1人,占0.1%;具有大学本科学历389人,占46.6%;具有专科学历348人,占41.7%;具有中专学历97人,占11.6%。从年龄段看:35岁以下326人,占39%; 36岁至40岁179人,占21.5%;41岁至45岁173人,占20.7%; 46岁至50岁109人,占13.1%;51岁至54岁36人,占4.3%;55岁及以上12人,占1.4%。     

 2、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公务员现状。目前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公务员有131人,其中女性54人、少数民族62人。从学历上看:本科学历61人,专科学历56人,中专及以下14人;从年龄上看:35岁以下44人, 36岁至40岁37人,41岁至45岁23人,46岁至50岁18人, 51岁至54岁8人,55岁及以上1人。

3、当地五种世居少数民族公务员现状。全县行政机关、参公管理单位公务员中五种世居少数民族,景颇族有175人,其中女性有64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67人、具有专科学历74人、具有中专及以下学历34人。傣族有126人,其中女45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46人、具有专科学历64人、具有中专及以下学历16人。阿昌族有43人,其中女1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22人、具有专科学历18人、 具有中专及以下学历3人。傈僳族有15人,其中女性5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8人、具有专科学历6人、具有中专及以下学历1人。德昂族有15人,其中女3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2人、具有专科学历5人、 具有中专及以下学历1人。

4、专业技术人员现状。全县事业单位现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680人,其中高级97人、中级1305人、初级1187人。涉及专业有教育、工程、卫生、农业、经济、文化等。其中女性1409人,少数民族791人,本科学历665人、大专学历1536人、其它学历338人,35岁以下1280人、35至45岁924人、46至55岁375人、56岁以下10人。全县专业技术人员中,教育类2001人,占40%,其中高级79人,中级1088人,初级1734人。卫生类323人,占12%,其中高级7人,中级94人,初级217人。工程类123人,占0.45%,其中中级41人,初级79人。农业类143人,占0.53%,其中高级10人,中级55人,初级78人。经济、会计、档案、图书、播音、艺术等类90人,占0.33%,其中高级1人,中级27人,初级62人。

(三)、我县各类人才综合特性:

1、行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全县在职公务员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占88.5%,而全县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占82.1%。较高的比例说明了我县人才队伍中拥有着相当一部分的高学历人才。但也要看到,在所有人才中仅具有中专及以下文凭的人才仍占有一定比例。

2、人才队伍日趋年轻化。在全县行政人才中,45岁以下人员占80.9%,而在专业技术人才中,45岁以下人员占82.23%。这样一支年轻化的人才队伍,为我县社会经济及各项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促进了我县经济的飞速发展。

3、人才选拔机制更趋完善化。竞争上岗、民主测评、公示票决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全面推行,干部选拔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严格坚持公务员公开考试录用制度,积极推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考聘制度,真正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用制度。

4、人才队伍结构相应合理化。在专业技术人才当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占到0.36%,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占到48%,具有初级职称的人员占到44%,以上数据均显示我县各级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例较为均匀,进一步说明了我县人才队伍结构分布的合理化。

(四)、阻碍我县人才发展的几类问题

近年来,我县的人才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可喜的成绩后面仍然存有许多亟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1、人才观念有待更新,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选才用才的氛围有待形成。一些单位和领导还没有真正把人才视为“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工程、第一战略”,口头尊重,实际忽视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论资排辈、唯学历、唯职称、唯身份等滞后思想仍还严重。

2、人才工作机制尚不健全,人才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人才工作中学历、身份、户籍、所有制等壁垒尚未彻底消除,影响和限制人才合理流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评价机制、选拔机制、引进机制、激励机制尚不健全,人才资源开发的制度建设尚需加强,人才资源合理利用、高效配置的机制尚未健全。

3、人才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短缺;高层次人才较少;地区、行业和产业之间分布不均衡;人才管理滞后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特点:传统专业如文秘、行政管理、教育类人才比较多,而农业、经济、外贸、旅游、城建、环保、信息技术、金融财政等实用型人才相对较少;一般性人才相对比较多,高级人才、知名人才及复合型人才明显不足。难以形成强大的“人才磁场”,使我县的人才发展始终在低层次、低水平、低效益下运行,制约了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促互动。

(五)、当前人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更加密切,人才跨国跨省跨地流动更加频繁,人才资源国际化配置日益明显。一方面,这有利于我县引进急需的国(境)外人才、海外留学人才和国内各地优秀人才及智力;另一方面,人才争夺又必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展开,人才安全、人才流失及其带来的产业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将日益突出,区域人才竞争特别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人才竞争将更加激烈。

从国内大环境来看,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强人才工作、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决定,人才问题作为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这为人才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有利于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人才资源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水平。但这些对提高人才工作水平、优化人才工作布局、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我县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支柱产业、利用民族风情和自然资源努力发展旅游业的边境县,且又是深受毒品艾滋危害的重灾区。面对如此严峻的县情,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攻克毒品、艾滋病两个难关,打好农业、教育、交通三个基础,发展生物特色、旅游文化,把xx建设成为富裕开放、和谐进步的繁荣之县。可以说前景可瞻。而xx能不能加快发展,与全国人民同迈小康,关键就是人才。因此,“十二五”期间,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营造良好的育才、用才、引才、留才的环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确保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级人事人才十二五规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