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供方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栏目:工矿企业发布:2010-05-30浏览:2509下载247次收藏

摘要:当今社会,一个组织通常已不可能依靠自己单一的力量完成产品所有过程,供应链的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提高组织的供方质量管理绩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针对组织对供方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宜性,文章提出了组织应重视供方质量能力的评价、合作重在“长期”与“互利”、组织应建立稳定系统的供方监控体系三个观点。  

  本文围绕组织采购控制中的“供方管理”这一问题,分析了标准对供方管理的要求,指出组织在供方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工作体会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探讨了供方管理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供方管理 适宜 有效 组织采购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也越来越强,在供方——组织——顾客这条供应链中,供方管理占据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它被称为供应链上的“战略性源头”。如果对供方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将直接影响组织产品的整体质量,甚至导致组织失去顾客、失去竞争力。因此,如何提升组织的供方质量管理绩效,成为众多组织进一步探讨的对象。  

  个人认为,合格供方的基本标准应该归结为:信誉可靠,价格公平,质量可靠,渠道稳定,供货及时,配合良好,售后服务好。那么如何对供方的管理如何进行考核呢?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步骤!  

一、重视供方质量能力的评价  

  组织在选择供方时,则应根据供方所提供产品对本组织产品的影响程度,对供方进行分类,确定不同供方的不同评价准则,对重要产品供方应全面评价供方的质量能力,综合考虑供方的人力资源配置、基础设施能力、供方的产能与许可范围、产品质量控制水平、质量成本控制等等。在重视硬件产品质量同时,还应关注供方服务质量,这也是供方交付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合作重在“长期”与“互利”  

  在供方关系的维护和发展环节上,组织首先应定位与供方的关系。在传统思维上,供方与企业是对立的,采购价高了,供方赚了,但企业就亏了,这是一种彼长彼消的关系。在现代企业中,管理成本是组织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产品综合成本的角度,需平衡采购产品费用与管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这就需对供方的关系合理定位。从综合经济的角度考虑,提倡精益化管理,集约化发展。因此,对于集约化采购的供方,对于那些对产品影响程度高的供方,不妨将其纳入“战略合作伙伴”的名录,这些供方不再是谈判桌上的“对头”,而成为组织合作的对象。因此,与这些供方之间适宜建立一种长期互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组织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下面就讲一个组织与供方互利互惠达到双赢目标的案例:  

  著名的海尔集团就是通过优化产业链,带动着围绕海尔的这个庞大的家电产业群共同飞速发展。如青岛海润电子有限公司——海尔集团配套电子零部件的分供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析供方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