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党委书记典型材料-把心交给百姓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10-05-30浏览:2143下载201次收藏

金秋时节,记者前往鼎xx乡采访,眼前的一幅五彩的图画,一派和谐的场景。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拦住了记者,他激动地说:“听说记者来采访,俺有太多的话要告诉你们;你看,俺现在水也好喝了,路也好走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都多亏咱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们,他们真的是把心交给了咱老百姓。”  

   

  在采访中,这样的话我们不知道听了多少次。我们为这样一个事实感动着:4年中,在维稳情况复杂的情况下,该乡没有发生一起群访事件。  

   

  我们扎进了丁家港乡的田野,搜寻着他们维稳的秘笈。  

   

  水来了,田能耕种了,就有了稳定的基石  

   

  2001年9月,现任乡党委书记xx到乡报到的前一天,水的问题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xx和xx两个村200多名群众挤上两台中巴车,浩浩荡荡到区政府上访。xxx一打听才知道,是灌溉用水引发了矛盾。丁家港乡地处枉水灌区的尾水,水流到村民田里流程达 47公里 ,中途需经4个乡镇,沿途有11个闸,200多处,到xxx乡的水量就成了尾水了。天旱水如油,每逢天旱或“双抢”时节,就因“抢水”而引发争端,乡与乡、村与村、组与组、农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群访事件也没有间断过。  

   

  前些年,每到“双抢”时节,乡政府工作人员就要“搬家”,住在主渠道旁,把守沿途闸,一顶草帽、一筒手电、一条毛巾,乡干部吃住都在大堤上,组织群众有序放水。面对群众的争论,他们像对待家人一样耐心解释,争取大家的理解;下 、闸堵水是他们经常遇到的事。就这样,白天烈日晒,晚上蚊虫咬,盒饭送到田埂上,晚上啃包方便面,一干就是20多天。尽管如此,每年还是有部分水稻田没有得到直灌。  

   

  至此,从农家小屋里走出来、在基层工作了20多年的xx终于明白,水是农民兄弟的命根子,“水”文章做不好,就没有安静日子。党委、政府一班人也真切地感受到,必须从根本上根除缺水的问题,消除群众用水的矛盾。  

   

  为此,4年里,乡财政过紧日子、挤资金、争取上级支持,分别投资300万元修建10座小型水库,295万元新建了50口山塘,改造了60口旧山塘。他们还投入700万元硬化渠道 35000米 。目前,投资500万元的双二冲和五里冲两座水库的建设已挤进国家支持项目笼子,并马上动工。预计今年底可完工投入使用。“到时候,乡亲们就再也不用为灌溉水的问题发愁了。”铁书记的眼神里充满了欣慰。 灌溉水的矛盾解决了,饮用水问题也摆上了议事日程。2004年,走马上任的乡党委书记xxx了解到,群众常常因为饮水问题而上访。对此,乡党委、政府挤资金改水。他们用塑料管道把山泉水从10多公里远的山上引下来。当清澈的山泉水从管道中涌出时,大家脸上乐开了花,村民们说:“感谢这个铁娘子,我们终于可以喝上干净的水了!” 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喝上清洁卫生水,他们决定再次动大手笔,从 10公里 外的双冲水库引水,从根本上解决全乡居民的饮水问题。办这么大的工程,对于一个“家底”并不雄厚的乡来说并非易事,于是,班子成员跑上争取国家计划资金,跑下发动群众筹集资金,终于筹足500多万元改水经费。如今,工程马上要开工了,消息一传开,老百姓们既高兴又担心,“这是真的吗?那真是为俺老百姓造福呢!”“就盼着那一天啊!”  

   

  铁书记告诉记者,不久,工程将正式开工,年底主管将铺到集镇,镇上2000多居民就可喝上卫生安全水。首期工程两年内完成,将有8000人受益。接下来的二期工程又将为更多百姓送来放心水。  

   

  路通了,经济发展了,就有了和谐保障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镇党委书记典型材料-把心交给百姓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