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
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如同春风滋润万物一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这首诗比作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佳境再切实不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作用和政治优势,就必须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探索和创新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深化国企改革做出积极贡献,提供可靠保障。
贴近实际,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密联系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具体措施紧密结合起来,同广大员工的工作、生活、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贴近群众,是做好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充分体现群众意愿,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可亲可信、深入人心。贴近生活,是职工切身利益的直接体现,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就是深入广大职工的现实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解决具体矛盾,更好地引导生活、服务生活、融入生活,才能正确把握员工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规律,按照规律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树立超前意识,形成超前预案,并据此开展工作,这样,员工才乐于参与,易于接受。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究其实质,也就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提高针对性,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变化和不同对象的特点。在改革开放和加快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同时,随着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从客观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向前发展,个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实现方式的转变就越明显。一部分人思想认识、理想信念、道德行为产生迷茫和困惑。一是理想信念淡化。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使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他们在得与失、利与弊、优与劣、荣与辱、是与非等问题的尺度把握上,同过去大相径庭,这些人金钱观念牢固树立起来了,而理想信念却大大淡化了。二是传统美德淡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使一部分人的生活追求发生变化。他们的义利观、节俭观、婚恋观、家庭观、道德观等发生扭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淡化,有的甚至于甘愿葬身“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
本文2010-05-25 10:42:08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615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