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继续深入推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各项战略部署的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精神、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科技事业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科技事业取得的主要成绩:充分发挥科技 部门“引进创新,示范推广”的主力军作用,坚持以争取实施项目、招引技术人才、解决关键技术为重点,以培育科技中介机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科技工作政策,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健全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强化科技管理与服务能力,培养科技创新主体,积极引进和转化先进科技成果,科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大力争取和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争取和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39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1个、自治区级项目30个、市县级项目98个;争取项目资金2500多万元;开发保鲜枸杞浓缩汁、无果枸杞芽等新产品90个,引进枸杞、红枣、硒砂瓜、小麦、水稻等种植业、生猪等畜牧业新品种86个、枸杞工厂化育苗技术、硬枝扦插育苗技术、整形修剪技术等新技术160余项,研发枸杞、硒砂瓜、红枣等新机械27种,获批专利24件;转化科技成果38项,示范推广60多万亩,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针对全县科技发展和优
势特色产业发展,县委、政府及时制订了相应的发展规划、配套
政策、工作方案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优势
特色产业发展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
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奶产业发展的
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
枸杞、硒砂瓜、红枣、苹果特色产业的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和品
牌培育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在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上,制定出台了《中宁县工业“一园四区”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
若干政策规定》、《中宁县招商引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引导电解铝、金属镁、铁合金等高耗能企业,采取节能降耗、环
保等新技术,推进传统工艺向现代工艺转变,以单晶硅为代表的
高新技术产业落户中宁,填补了我县高新技术的空白,增强了工
业经济发展后劲。
——各项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我县科技工作先后5次通过了国家科技进步考核,科技特派员工作连续3年被评为全区先进集体。获得国家、自治区科技进步奖3项,“中宁枸杞”取得了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我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先进县”、全国“星火科技先进集体”、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先进单位”和中卫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县科技局被县人大、政府授予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办理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中宁县被评为“全区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区农村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二)存在问题
我县的科技进步近年来有了新的发展,科技在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科技进步的支撑能力还比较薄弱,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不高。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载体建设滞后,科研机构不健全,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低,科技的贡献份额不高。
2、科技人才队伍管理还不到位,科技特派员创业创新意识能力不强。科技特派员创业观念不新、服务思路不宽、服务水平不高,创办的实体规模小,建立的利益共同体抗风险能力差,创业服务仅停留在传统科技推广的较低层面,新产品研发与新技术引进意识不强,做大、做强、做新创业实体的魄力不够宏大,直接影响了科技特派员创业整体效果。
3、农村信息化长效管理机制还没有健全,信息服务站点的作用发挥不够。网络维护、信息员培训、信息采集等因费用不足运营困难;部分信息员收看信息、传播信息、网络营销等项活动开展不够,影响了信息站点示范作用的发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作用不强。
二、“十二五”科技事业发展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打造“枸杞之乡、冶金重镇、物流之都、金岸明珠”,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保证作用;坚持“发挥优势,加强创新,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的科技发展原则,立足基础,着眼未来,重点突破,创新奋进,不断推进科技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2、基本原则
坚持把增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首位,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发挥优势,加强创新,重点突破,跨越发展”。
——坚持发挥优势,立足县域特色优势资源、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高效转换。
——坚持加强创新,着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坚持重点突破,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目标,选准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在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坚持跨越发展,通过科技发展的新跨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3、奋斗目标
——聚力抓好科技新技术引进工作。依托各大科研院所,枸
杞上采取红瘿蚊、蚜虫物理生物综合防治、有机枸杞施肥枪、有
机枸杞生产病虫草害控制技术;苹果上采取疏果套袋、土肥水管
理、防霜冻和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等配套技术;红枣上采取矮化密植、更新复壮、冷贮保鲜等项技术;硒砂瓜上采取膜下滴灌、
催芽播种、坐水点种、专用配方肥等适用新技术,使技术突破及
早应用于生产、服务于经济,促进枸杞产业发展。
——合力抓好科技新机械研发工作。扶持各中小型科技企
业,枸杞上研发采摘机、施肥枪、驱鸟器、烘干机、色选机;红
枣上研发采摘机;硒砂瓜上研发覆膜机、分离机、病虫害统防统
治等机械,为我县优势特色产业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举力抓好信息化建设工作。以信息中心牵头建设标志性
科技培训大型场所,集中安装电子屏和大型投影设备,固定场所,
成为全县“科技信息培训中心"、“科研成果专家评审中心"、“科
研项目展示中心"、“科技专家演讲中心"、“科技人才交流中心"
等,为各种科研活动搭建先进的设施平台;鼓励信息员联合起来,以“科技服务大院"、“科技文艺大院"、“科技巡回演讲团"、“网络营销商"等形式的团体组织,在信息派员队伍中建立科技团体,以解决分散活动力不从心的单一做法,深入推进我县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到“十二五"末,全县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5家以上,i高新技术产品达到5个以上,全县年专利申请量达到3 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件,“十二五"期间,新认定中小型科技企业10家以上;
——强力抓好科技培训与示范。培养枸杞产业的学科带头人30名,技术骨干60名,培育和树立枸杞种植栽培科技典型示范户1000户,培育和发展10亩以上规模种的效益型示范户500户,培训枸杞种植农民技术骨干1500人以上。
——奋力抓好社会化科技服务组织。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5家,合作经济组织5个,枸杞质量检测中心1个,枸杞专
家大院1个,枸杞研究所1个。
——加快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进一步加强科技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为经济、科技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作。围绕全县枸杞、硒
砂瓜、红枣等特色产业,在现有基地、园区基础上,进一步向着
物流、工业、商业等大型团体派入,切实搭建科技特派员集群创
业平台,形成新的、更大的创业集群。
——逐步完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技农工贸一体化的新格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信息网
县级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本文2010-05-22 10:18:28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5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