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程建设标后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加强工程建设标后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近年来,随着《招标投标法》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管力度的逐步加大,招投标行为的不断规范,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的评标法的全面推行,招投标工作和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工作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证。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虽然标前工作质量已有所保证,但标后施工期间却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施工单位以围标、串标及挂靠等方式谋取中标,业主常采用标前设置最高限价、标后附加条件谈判、随意更改图纸、降低建设标准等手段压低造价等。这就给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导致工程建设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如湖南株洲高架桥坍塌、湖南凤凰塌桥,以及上海的“楼脆脆”、成都的“楼歪歪”。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有8个地区工程建设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特别是 2009年6月27日 ,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发生整体倒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着力解决虚假招标、围标串标等问题。工程建设质量监管、腐败问题已摆到了突出位置着重解决。
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的优劣,关系着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尤其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招投标工作中,中标后续管理常常被忽视,只要合同备案手续办理结束,招投标程序就此告一段落,至于以后的事情就监管的很少了。有很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正是抓住了这个漏洞,以牺牲工程质量谋取利益最大化达到自己的目的。标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违规现象,反过来会助长工程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威胁着工程质量安全。因此必须做好建设工程项目标后管理工作。
笔者工作发现,工程建设在标后管理中尚存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借资质、挂靠现象严重,项目中标后项目经理和管理班子变化较大。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借用施工企业资质及项目经理证参与投标报名,真正的项目经理只是在投标当天露个脸,其它事情均由这些项目负责人实际操作。如s231建湖北段三标段中标单位常州武进交通养护有限公司存在挂靠外单位的现象。其二,有些项目经理中标后,按中标价提取一定的提成后,将工程私下转包给无资质企业,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如水源路二标段中标单位江苏顺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存在非法转包问题。
二是阴阳合同屡禁不止。中标单位与招标单位串通,签订“黑白合同”,低价中标,高价结算。
三是随意变更工程设计。有些施工企业本着“低标价、勤索赔、高结算”策略,通过合法的方式获取中标,然后采取找关系、行贿等手段千方百计收买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和建设单位领导,通过图纸变更和现场签证在材料和工程量上做文章,谋取利益最大化。
四是建设单位现场管理较松,监理监督不到位。建设单位对施工、监理单位的日常检查台帐未建立或建立不全;监理日记和监理月报不规范,监理流程随意性大;个别检查记录流于形式,相关处罚措施未及时跟上。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制度和监管的缺失外,更重要的是违法违规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这就给我们招投标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造成暗箱操作的主要原因主要有:
(一)合同管理制度有待健全,企业和招标单位按合同履行意识薄弱。现行的招标文件中合同条款仍然以粗线条型为主,缺少统一规范的合同文本,霸王条款普遍存在。在合同履约过程中,企业处于弱势,合法利益得不到保护,滋生了投机取巧、偷工减料等不法行为;招标单位处于强势,滋生了腐败行为,且恶意拖欠工程款现象时有发生。
(二)标后监管力度有待加强。目前很多地方招投标监管部门十分重视招投标活动的前期监管,却忽视了中标后的监督管理。一方
加强工程建设标后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本文2010-05-19 18:05:22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5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