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地区抓好公务员面试公平、公正性的思考
公务员面试是各级政府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的一种方式,是对考察公务员考生能力水平的重要考核手段。面试,简单地说,就是面谈。通过面对面交谈,来测试考核考生的心理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业务技术能力、思想意识状态、道德品质等,以此选拨任用不同岗位、不同角度的公务员人才的一种方式。对认真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合理配置人才机构有其重要的意义。
但在公务员面试的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边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人员素质相对落后,公务员面试录用办法暴露出诸多缺陷和弊端。有的说,公务员面试不公平、不公正,随意性大,还不如笔试录用,一锤定音,无话可说;有的说,公务员面试注重口才,不切实际,尽培养录用只会动口,不会做事的人;有的说,公务员面试只是搞形式,走过场,是为某些领导遮掩不良行为的一种方式等等,众说纷纭。现以边疆贫困地区红河州绿春县近些年来开展公务员面试制度实施情况,浅析抓好公务员面试公平、公正性的一些看法。
一、绿春县面试工作当前状况
绿春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于1958年建县,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和越南莱州省猛得县接壤,国境线长达 153公里 。全县辖八乡一镇,81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733个村民小组,41,863户,全县总人口2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0.3%。县内主要居住着哈尼、彝、瑶、傣、拉祜、汉等六种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8.2%(其中:哈尼族占88.2%),财政自给率不到13%。其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为主,可以说是农业大县,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到包产到户,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但由于长期小农经济的束缚,发展始终相对滞后,是国务院核定的典型的集“边、山、少、穷、战”五位为一体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级特困县。
红河州和全国一样,在1987-1988年就开始了干部录用考试,在笔试和面试等考录环节上也做过一些有益的偿试。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后,云南省相应出台公务员录用笔试、面试实施细则。2004年始为全省培养了一批公务员面试考官,公务员录用面试工作逐步引入正轨。相应地,边远贫困地区绿春县也逐步建立起公务员面试录用制度,物色好公务员面试考官人选,建立和培养了一批公务员面试考官队伍,为正确实施公务员面试录用制度创下坚实的基础。
绿春县从2004年推行公务面试制度以来,一直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开展面试工作。至2009年底止,全县已培训配备公务员面试考官45名,其中:三级面试考官5名,初级面试考官40名,按现时需要,基本满足当地考录工作的面试需要。绿春县面试工作的基本操作程序是:一是成立领导机构,一般由县人事局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人才办主任、公务员股长为成员;二是组织命题,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从考官中临时抽调命题人员、在县纪委监察、县保密局工作人员的监督下,采取全封闭的方式进行命题;三是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在面试前1天,抽调面试考官及相关考务工作人员,作简短培训并提出有关纪律要求,同时,按规范要求布置好侯考室、考场、候分处等,确保考务工作的有序进行;四是组织面试,在面试前夕进行“双抽签”,即考生抽签确定面试顺序,考官抽签确定面试考场,随后按规定流程展开面试工作,每位考生在面试结束后当场为其打分、评分、宣布面试成绩;五是面试材料整理存档。至2009年12月31日止,已开展公务员面试10多次,累计参加面试人员达2000多人次(含招聘中、小学教师等事业人员),通过面试录用公务员800多人,公务员面试工作为社会发挥积极效应,公务员面试制度为优选国家公务员和事业机关工作人员,合理配置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影响公务员面试公平公正性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根据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干部凡进必考的原则,绿春县从2004年开始,推行笔试加面试的机制招录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干部。通过几年的实践,面试成为考生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最终决定考生命运的是面试成绩。面对曾数次参加考试、均通过了笔试且成绩名列前茅、而在面试中均被残酷无情地淘汰出局的个别考生,对面试产生了强烈不满和质疑,甚至矛头直指面试考官。近年来,关于面试方面的举报开始出现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为有效防止考生、社会对面试的质疑,为提高面试的公信力,研究和探索绿春县提高面试质量问题,是十分必要的。面试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面试效果的好坏与否;面试成绩的客观、准确与否,直接
边疆地区抓好公务员面试公平、公正性的思考
本文2010-05-13 17:31:40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5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