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淡边疆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5-13浏览:2713下载193次收藏

农业、农村、农民即我们常说的“三农”问题,是当前困扰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难点,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瓶颈,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着重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思路。近三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中共中央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讲话中明确指出,其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其二,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其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农工商与城乡关系。全党同志都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同时,党中央又提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而在全国特困县之一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绿春县来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就更多。   

一、基本情况  

绿春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与越南莱州省猛谍县接壤,国境线长达153公里。全县辖八乡一镇,81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733个村民小组,41,863户,全县总人口2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8.6万人,占90.3%,非农业人口2.7万人,占9.7%。县内主要居住着哈尼、彝、瑶、傣、拉祜、汉等六种世居民族,由于绿春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的特殊性,财源支柱单一,经济发展缓慢,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060万元,而财政支出却达48,231万元,财政自给率不足13%,财政收入难以实现快速增长,而财政支出却居高不下,收支矛盾日益加剧,财政困难不断加深。是国务院确定的典型的集“边、山、少、穷、战”五位为一体的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有改善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动力,也仍然会碰到一些影响因素的阻力。就绿春县的情况看,由于地区经济基础、地理环境限制,面临的困难更多。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的生存环境和农业生产依赖的生态环境脆弱,新农村建设思想认识不足。由于地理环境因素,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农民观念意识滞后,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未带动起来。如为实现通路、通电、通水“三通”,我县大黑山乡偏僻乡村拉龙一带,由政府扶持开挖乡村公路,却因老观念影响,受部分民众阻挠,虽多次做思想工作,疏通引导,但仍不开窍,未能顺利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淡边疆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