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企业各个阶段对职工激励措施的初步研究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5-13浏览:2664下载299次收藏

作为一个企业,在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即所谓的“以人为本”。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发挥出最佳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如何更好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是每一个企业的首要任务。要想更好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无非就是激励和惩罚,有时,也可将惩罚划为激励的一种形式,称为负激励。  

科学地在公司不同发展时期实施不同的激励政策,以更好的适应推动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崭新而富有吸引力的课题。 大体来说,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经历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不同时期的企业性质不同,也就决定了激励的不同。同时,人的需求不同,激励的效果也不同。美国心理学家a·h·maslow提出5层需求层次理论:1、 生理的需求,如衣、食、睡、住、水、行、性;2、 安全的需求,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3、 社交的需求,如情感、交往、归属要求;4、 被尊重的需求,如自尊(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有信心、独立和自由的),受人尊重(有威望、被赏识、受到重视和高度评价);5、自我实现的需求,其特征是自发性的、集中处理问题、自立的、有不断的新鲜感、幽默感、浓厚兴趣、不受束缚的想像力、反潮流精神、创造力、讲民主的性格。在某一阶段上,人的多种需求并存,但只有一种需求取得主导地位。在不同时期,需求结构在动态变化,大致是逐步从低到高、从外部向内部满足。满足上行机制:尚未满足的较低层需求总是主宰的,只有在满足它之后,紧邻的高一层需求才被激活成为主宰。挫折下行机制:高一层需求在未得到满足、受到挫折后,低一层次的需求重新成为主宰。因此,伴随着公司企业的发展,激励机制实施道路上也书写着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创业期   

1、股权激励  

在创业之初,企业很难有较多的现金奖励给激励对象,“股份”自然成为企业家的第一选择。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现代企业理论和国外实践证明股权激励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对象既是员工又是主人,企业和个人的利益也就被牢牢的捆绑在了一起。如果是共同创业独当一面,可以个人出资入股,这样不仅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也使激励对象和企业实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双赢局面。而那些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技术型人才,则按其贡献大小以技术入股。激励对象无偿得到股份,才能一心留在企业,并为增加股份价值付出更多的努力。
     通过股权激励,激励对象不仅是被雇佣者,更多的情况下成为了企业的合伙人。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刚创立的企业资产较小,激励对象往往能够获得较多股份。有了这些股份,激励对象在企业决策上自然有了发言权,他们有可能会为了增加自己的短期收益而放弃企业的长期利益。另一方面,在企业创业初期实施激励,约束机制较少,随着企业的发展,早期的激励可能会妨碍企业的发展。鉴于这些问题,企业家需要把握好实施激励计划的时间段,确定激励对象的入股比例,明确激励的实施细则。   

2、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就是确定适当的目标,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目标作为一种诱引,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一个人只有不断启发对高目标的追求,也才能启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企业各个阶段对职工激励措施的初步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