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女性灵活就业发展助推和谐XX建设
伴随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城乡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的不断加快,大量进城农民工、失地农民、从产业升级中释放出来的下岗职工的就业形式由“正规单一”向“灵活多样”转变,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就业形式逐渐成为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调查显示,女性在灵活就业市场占据主体地位。根据我们和省社科联联合开展的成都市女性灵活就业现状和问题调研,结合近年来郫县安靖蜀绣、新都新繁棕编等地农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的探索实践,我们建议进一步完善成都市灵活就业扶持政策和措施,促进女性灵活就业健康稳定发展,助推和谐成都建设。
一、成都市女性灵活就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灵活就业是与传统正规就业相区别的各种就业形态的总称,是社会劳动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代表我市劳动力就业市场发展的基本方向。据有关方面调查的数据显示,对比未就业女性,灵活就业女性的家庭经济感到困难的比例从未就业前的将近60%下降到36%左右,个人生活质量指标值则从平均49分左右上升到52分。可以说,我市女性灵活就业对提升城乡妇女的经济地位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显示出了巨大的张力。但当前女性灵活就业存在的“三强、三弱”状况仍不容忽视:
1、发展势头强,市场份额大,但女性从业主体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力弱。到2007年底,成都市就业68713万人,其中灵活就业占社会劳动就业的比例高达609%,占据社会就业市场的最大份额。1979年~2007年,成都市城镇非单位就业的社会就业占比与成都市人均gdp增长率之间相关系数达09251,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从这个角度看,随着成都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灵活就业的发展空间还将进一步拓宽。同时调查显示,灵活就业中女性比重较高,以失地妇女、下岗女工为主,分别占555%、227%,年龄集中在30~50岁,占716%,只有初中和小学学历的占70%,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明显缺乏竞争能力。
2、政府认同度强,思路措施较多,但统筹推动和扶持力度较弱。成都市明确对从事灵活就业的困难群体给予社保补贴,2008年为此支付了2亿元左右的社保补贴,居各项政策补贴之首,但享受补贴的只限于政策所界定的少数困难人员,相对于灵活就业的行业分布和门类广阔,还不能适应需求。而且目前对灵活就业的统计仅是量上的纯粹增长,在管理上基本呈现一种总量粗放型方式,也没有把大量未进入农村集中居住地的失地农民纳入登记范围,失地妇女作为这部分人中的主体在转移就业和增收中难以充分享受到各类就业服务和优惠政策。近年来,在各级领导重视和有关部门支持下,市妇联积
加快女性灵活就业发展助推和谐XX建设
本文2010-05-10 11:33:53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503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